【题目】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乙→甲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B. 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C.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类似“J”型曲线
B. 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C. 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
D. 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为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某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方案如图2。
实验材料: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四个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③选取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向1号、3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某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下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A、B 的两侧(如图2),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___________,步骤④中向2号、4号幼苗喷洒的某溶液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2)2号与3号幼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理由是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已知图2中,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如果胚芽鞘B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如果胚芽鞘B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 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只存在于丙中
B. 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多
C. 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乙组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不存在等位基因的是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获得的矮秆抗病小麦占子代中比例最小是______组的方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矮秆抗病Ⅱ植株还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处理,以便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该方法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x)。用x与纯合高秆植株杂交,若子一代均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则说明矮秆性状是_________造成的结果,若子一代和子二代均为高秆,没有矮秆植株出现,则说明矮秆性状是________引起的,是__________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