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Ⅱ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研究血浆维生素D3(一种固醇类激素,用VD3表示)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科研人员据血浆VD3含量的水平,将受试者分为3组,跟踪统计4年后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得出如下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VD3的调节方式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有些成年人体内的T细胞会破坏胰岛B细胞而患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属于______。
(3)一些Ⅱ型糖尿病患者,进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表分析,血浆VD3含量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呈_____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研究表明,当胰岛B细胞内Ca2+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始胞吐释放胰岛素。据此,可推测血浆VD3能__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答案】 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自身免疫病 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低;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较少,血糖浓度较高,机体反馈调节使胰岛素分泌持续较高水平 负相关 促进胰岛素B细胞吸收Ca2+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明确VD3是一种固醇类激素,把握Ⅱ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理清体液调节、血糖调节、免疫失调等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表中相应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 维生素D3是一种固醇类激素,而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可见,VD3的调节方式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2) 有些成年人体内的T细胞会破坏胰岛B细胞而患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属于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而导致的自身免疫病。
(3) 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Ⅱ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较少,导致血糖浓度较高,机体通过反馈调节,使胰岛素分泌量持续在较高水平。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血浆VD3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说明血浆VD3含量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当胰岛B细胞内Ca2+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始胞吐释放胰岛素。据此可推知:血浆VD3能促进胰岛素B细胞吸收Ca2+,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 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着丝点不能分裂
C. 植株A为二倍体,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 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b过程中的大分子合成与线粒体、核糖体密切相关
B. 细胞h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均为细胞g的一半
C. 细胞e和f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中的蛋白质完全不同所导致
D. a→h和a→c过程均可发生在雄性动物精巢中,c、g二个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C. 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 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和B超检查来进行产前诊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酶的来源可能是新合成的,也可能是原先存在的酶被激活的结果。为探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以氯霉素为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以淀粉酶的活性为酶含量变化的检测指标,对萌发的小麦种子做了分组培养实验,每隔12小时分别测定两组淀粉酶的活性,结果如下:
请回答:
(1)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I、II组实验结果,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工作者用荧光标记法对某品系二倍体植物AA(2n=24)的花色基因(A-红花、a-白花)进行研究,A被标记为红色荧光点。
(1)正常个体一个细胞的红色荧光点数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这表明该细胞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过程。
(2)在该品系中,偶然发现有一棵植株的绝大多数体细胞中有三个红色荧光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株育性正常。取该植株的体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数量为24条,但染色体的结构异常。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实验:
①让该植株与白色品系植株杂交得F1;
②任取两株F1植株杂交,得到F2(假设F2的数量足够多);
③统计F2中各花色的比例:
若后代红花∶白花=____________,则能确定属于第二种情况。
若后代红花∶白花=3:1,则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属于第一种情况。请画出F1可能的基因及染色体组成图像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正常人体中数量少,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大量繁殖并引发感染性疾病。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所起的免疫过程。
(1)白假丝酵母菌的同化作用是____________,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实验一:用________________的白假丝酵母菌分别感染野生型和JNK(一种蛋白激酶)基因敲除小鼠,记录感染后小鼠存活情况并检测体内该菌的数量,结果如下。图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2分析,出现图1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CD23负责激活免疫系统,为进一步研究JNK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采集了感染前后野生型小鼠和JNK敲除小鼠的血液,提取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经反转录合成多个cDNA,再以cDNA为模板,用________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结果见图3。各组Ct值可反映出4组小鼠细胞中________差异,据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请你提出两个预防或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右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 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
C. 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