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免疫学角度看,下列各种生物制品(剂)中,属于抗原类的是?
A. 疫苗 B. 胸腺素 C. 干扰素 D. 白细胞介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选择透过性 B. 主动运输
C. 一定的流动性 D. 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②滴管③量筒④酒精灯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
B.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 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C. 真核生物有核糖体,原核生物没有核糖体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乳糖主要用于乳品工业,可使低甜度和低溶解度的乳糖转变为较甜的、溶解度较大的单糖。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缩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乳糖作为培养基的唯一___________,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可以将乳糖水解为___________和半乳糖。
(2)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瓶放置在摇床上不停振荡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培养基中___________(填“有”或“无”)菌落生长。
(3)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在特定的缓冲液中迁移的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小,根据这一原理,纯化后的乳糖酶可用___________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
(4)乳糖酶宜采用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化,可通过检测固定化乳糖酶的___________确定其应用价值,而酵母细胞固定化宜采用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 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 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 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人体内不同的调节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____。A、B两种细胞中,___________细胞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碘在F中参与激素的合成,则其参与合成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D、E、F之间的调节机制有___________调节。
(3)机体的分泌细胞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G产生的物质进入血管后,会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发挥作用”,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