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对具有顶端优势的杜鹃兰假鳞茎分别进行打顶、顶芽涂抹三碘苯甲酸(能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第5天后处理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打顶可降低侧芽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促进侧芽萌发

B. 侧芽的萌发与生长需要杜鹃兰持续降低内源生长素的含量

C. 三碘苯甲酸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功能

D. IAA/CTK的值变小有利于侧芽萌发,侧芽快速生长时该比值增大

【答案】D

【解析】

题图甲图中生长素第6天到第10天对照组、打顶组、涂抹三碘苯甲酸组生长素浓度都逐渐增加,与处理前比较,打顶组、涂抹三碘苯甲酸组生长素浓度都低;乙图细胞分裂素从第6天到10天,对照组基本不变,打顶组、涂抹三碘苯甲酸组浓度逐渐下降,但与处理前比较,对照组、打顶组、涂抹三碘苯甲酸组细胞分裂素浓度都增加。

A、由实验数据可知,打顶可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含量,但是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增多,A错误; B、侧芽萌发时,内源生长素含量降低,而该实验的处理组与5天后侧芽开始萌发并快速生长,并且在第10天检测到侧芽处生长素的含量高于第6天,由此可知侧芽生长所需的内源生长素含量增多,B错误; C、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含量,增多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但据题意不能得知三碘苯甲酸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功能,C错误; D、杜鹃兰侧芽萌发时,生长素含量降低、细胞分裂素增多,IAA/CTK的值比未萌发时变小,杜娟兰侧芽快速生长时,生长素含量增多、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IAA/CTK的值增大,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

B. 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

C. 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

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僵菌可感染农业害虫,常作为防治害虫的菌剂。由于白僵菌对除草剂草丁膦敏感,且杀死害虫的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流程如图所示。

1)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有效杀死害虫。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毒蛋白基因,通过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该扩增过程需要________种引物,所需添加的酶是________

2)将毒蛋白基因和质粒连接获得重组质粒1的过程需要用到的限制酶是________,其作用是破坏DNA分子中的________键。

3)重组质粒1Bar基因(草丁膦抗性基因)各自用Xba I酶处理,得到酶切片段。重组质粒1的酶切片段再用去磷酸化酶处理,使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脱离,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

4)将重组质粒2导入经_______处理成为感受态的白僵菌,一段时间后用含有_______的平板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含有Bar基因的重组白僵菌。

5)科研人员将重组白僵菌喷涂于植物叶片上,以此饲喂饥饿处理的害虫,记录单位时间内的_____,以判断重组白僵菌的杀虫效果。

6)分析利用基因工程获得的重组白僵菌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有眼和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棒眼和正常眼由另外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仅一对位于X染色体。已知亲本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含该缺失X染色体的雄果蝇和两条X染色体均缺失该片段的雌果蝇不能存活),现对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控制棒眼的基因是_______ 性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___蝇带有片段缺失的x染色体,且缺失的片段中_____(填“包含”或者“不包含”)控制眼睛有无或者控制眼型的基因。

3F1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若让F1棒眼果蝇随机交配,所获后代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棒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药物X能有效增加白细胞数量,但会使血液中AST(天门冬氢酸氨基转移酶) 浓度偏高.为了验证药物x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实验动物1组(5只)、药物x溶液(用10%葡萄糖溶液配制而成)、10%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实验动物不分组,测白细胞数量和AST浓度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请回答:

1)实验思路: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所检测的3次结果):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动物不分组的主要原因是__

A.数量偏少 B.个体差异大 C.数量为奇数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利用原有实验动物在__后进行重复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每隔一段时间移动白炽灯增大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产生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适宜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点时限制气泡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

B. a点与c点的干重相比较,a点较c点少

C. a点时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ATP

D. 若培养液中缺镁,则a点应向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 )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

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

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

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

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中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白化病是由其中某一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由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白化病是基因2突变引起的

B.白化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与性状是——对应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 步骤。图乙是该同学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的曲线(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 l)。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选择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之所以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最明显的标志是____,在图甲中的 _____(填序号)步骤的观察可以看到质壁分离现象。从细胞自身的 结构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在图乙中的cd段所发生的变化,发生于图甲的______(填序号)步骤。图乙中的de段细胞大小不再变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图甲中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则在_________(填序号)步骤观察不到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时间段所发生的变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替代图甲中的蔗糖溶液,则可以省略_______(填序号)步骤也可以看到图乙中的cd时间段所发生的变化,省略该步骤还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