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将某纯合的二倍体无叶舌植物种子送入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了一株有叶舌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个脱氧核苷酸对。已知控制无叶舌、有叶舌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分析,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__________(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2)让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有叶舌幼苗126株、无叶舌幼苗108株,分析结果可得出结论:

①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该有叶舌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这一结果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分离比。

(3)针对(2)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有叶舌植株和无叶舌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该变异能导致__________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

(4)研究人员从上表杂交后代中选择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验证上述推断,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为父本,________________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因突变 有叶舌 Aa 不符合 含A基因的雄 (从杂交组合一或二的后代中)选择有叶舌植株 (从杂交组合三的后代中)选择无叶舌植株 后代出现少量有叶舌植株,大量无叶舌植株

【解析】试题分析:以题意有叶舌变异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个脱氧核苷酸对”为切入点判断叶舌性状产生的变异类型。依据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2)进行解答。表中二、三组对比,排除了雌配子可育性降低的可能性,进而将一、三组对比,从而得出“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的结论。最后,依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并借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流程,采用测交方案并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及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1)由题意有叶舌变异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4个脱氧核苷酸对”可知:有叶舌性状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 ①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有叶舌变异植株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因此显性性状是有叶舌,该有叶舌植株的基因型为Aa。

②该有叶舌变异植株自交,性状分离比为有叶舌幼苗∶无叶舌幼苗=126株∶108株≈1∶1,这一结果不符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自交实验的3∶1的性状分离比。

(3)由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父本为无叶舌(aa)的杂交试验,其母本植株的结实率高,而父本为有叶舌(AA)的杂交试验,其母本植株的结实率非常低,从而说明该变异能导致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

(4)该实验的目的是采用测交方案验证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而测交是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据此可知,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为:从杂交组合一或二的后代中选择有叶舌植株为父本,从杂交组合三的后代中选择无叶舌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因该实验是验证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可育性大大降低,因此有叶舌的父本植株(Aa)与无叶舌的母本植株(aa)进行杂交,后代将出现少量有叶舌植株,大量无叶舌植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阶段②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B. 若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则阶段①产生的b增多,d减少

C. 阶段①中c为NADH,作为还原剂参与阶段②中f的还原

D. 为该植物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为:h→f→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

A. DNA→RNA B. RNA→DNA C. 蛋白质→RNA D. RNA→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发生在人体细胞器中的生理活动是(  )

A. 抗体的加工 B. CO2的生成

C. 唾液淀粉酶的合成 D. 丙酮酸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在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妇,已生育了一个完全正常的儿子,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  )

A. 1/4 B. 1/2 C. 2/3 D.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 移植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

C. HIV通过攻击细胞C,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失引发艾滋病

D. 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其中“内共生起源”学说被普遍接受(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线粒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是(  )

A.线粒体内含有DNA和RNA,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B.线粒体在细胞内可以运动,并大量集中在代谢旺盛部位

C.线粒体的外膜成分与细胞的其他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D.吞噬现象普遍存在,如白细胞吞噬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膜中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B. 该膜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

C. 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时

D. 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 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 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 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