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甲为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图乙为不同血糖浓度下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滤过、重吸收及排出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一定限度,根本原因最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葡葡糖载体(SGLT2)数量有限
C. 研究表明,抑制SGLT2的功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D. SGLT2为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如果Na+/K+ATP酶活性下降,葡萄糖的重吸收量将减少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SGLT2为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需要载体的协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乙图中随着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增加,滤过率和排除率都先后表现为不断增加,而重吸收率表现为先增加后维持相对稳定,说明葡萄糖的重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其运输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其运输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其根本原因是控制该载体蛋白合成的基因的表达,B错误;已知SGLT2为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SGLT2的功能,则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随尿液排出,从而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C正确;SGLT2为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如果Na+/K+-ATP酶活性下降,则载体和能量都不足,葡萄糖的重吸收将减少,D正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结构式,回答下列小题
【1】甲是组成生物体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通式,其中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
A.①B.②C.③D.④
【2】甲结构式方框③内基团的名称是( )
A.氨基B.羧基C.甲基D.碱基
【3】乙为某多肽分子结构,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4】乙是由( )种氨基酸脱去( )个水形成的。
A.1 1B.2 1C.1 2D.2 2
【5】⑤在形成的同时脱去一分子的H2O,H2O中的H来自于( )
A.氨基B.羧基C.氨基和羧基D.R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 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过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 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刺激呼吸中枢
D. 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
D.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DNA,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
A.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B.蔗糖、氨基酸、核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D.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 min和4 h)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 b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C. c中马铃薯细胞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
D. d中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的浓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型旱敏水稻培育抗旱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图,请分析作答
(1)图中①过程常用_________等化学药剂处理。
(2)与育种方法I相比,育种方法Ⅱ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②过程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③处的常用药剂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抗旱水稻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的渗透压,使根部细胞渗透压_________,抗旱能力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代谢产物只能在根部细胞产生,究其根本原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