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A. CO2 B. O2 C. K+ D. N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根据下图判断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据图中箭头关系可知丙为组织液
B.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C.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等物质
D.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 )
A.雄性个体数量减少使得雌虫生殖力下降
B.成虫个体数量大量迁出使得幼虫个体数量减少
C.受人工合成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得种群出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有原油泄露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经过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实验过程如图13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图甲、乙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图A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图B所示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
(2)在筛选过程中,应将___________接种于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3)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 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 液样至盛有 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倍。各取 已稀释 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图 的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 、 、 ,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样液中菌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透明带区域的大小。一般透明带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降解原油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
(6)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调整,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_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成植株的过程。
(1)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有的还需要添加多种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图中①代表 过程。
(2)如果用此兰花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另一种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所得的植株体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称为 倍体植株。
(3)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通常选择月季 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花药取样后通常用醋酸洋红法染色镜检,对不易着色的则用 法对其染色。
(4)在花药培养过程中发现:接种花药的培养基中,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均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
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D.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 核糖、脱氧核糖 B. 脱氧核糖、乳糖 C. 核糖、糖原 D. 脱氧核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状腺素(简称T4)不仅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实验动物反应敏锐。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甲基异噻唑啉酮(简称MIT,一种防腐剂)对蝌蚪的神经系统有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这两种物质对蝌蚪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材料:甲状腺素片,MIT制剂,直径20cm的玻璃培养缸4个,研钵,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清水,电表,停表。
(1)将体长2cm~3cm 的40尾健康蝌蚪随机均分在4个玻璃培养缸中,缸内放入3L的 。
(2)其中A缸不加任何药物作为对照;B缸加入120mg的甲状腺素片;C缸加入30mg的MIT制剂;D缸加入 。
(3)每两天换水一次,连续饲养20天后,从下向水缸的底部一半照射一定强度的光束,蝌蚪会出现避光行为,观察、记录 ,记为a、b、c、d,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后续实验: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饲养20天后,所有蝌蚪都发育为成蛙。再分别剥离A、C两组成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在M处给予适宜的刺激,甲、乙电表将检测到电位变化,现分别记录从开始刺激到电表甲、乙出现电位变化所需的时间,记为T1、T2。该后续实验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