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图、表,回答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表甲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四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乙。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糠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①乙中曲线①、②分别是甲中_______组的结果。和A组相比,B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丙,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_________个/mL。

(2)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能量流经某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单位为J/(cm2a)。

①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示的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图中所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据图中数据分析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______J/(cm2a)。

③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

【答案】 B、A 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7.5×106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乙→丙→丁 400 次生演替 降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1)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2)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能量流动、群落的演替等知识的理解能力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据此结合题意,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1)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A、B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大于C、D组,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物质多,因此A、B组酵母菌的细胞密度的最大值应高于C、D组;A、C组培养液体积小于和B、D组,瓶内氧气多,酵母菌有氧呼吸旺盛,生长繁殖快,达到最大数量的时间短。综上所述,乙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是表中B、A、D、C组的结果;和A组相比,B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②根据五点取样法,丙图的四个角的方格和中间的方格中的酵母菌数目为5、6、7、6、6,因此平均值为6个,这25个方格中的酵母菌总数为6×25=150个,每个中方格的体积为1×1×0.1=0.1mm31×10-4mL;由于计数之前将样液稀释5倍,则每毫升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为150×5÷(1×10-47.5×106个/mL。

(2) ①依据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中的箭头指向可推知:甲为大气中的CO2乙为生产者丙为初级消费者,丁为次级消费者,戊为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甲。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流动数值,所以图示的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②结合对①的分析可知: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乙→丙→丁。图中丙的[B]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50+30=80J/(cm2a),因此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80÷20%400J/(cm2a)。

③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此过程中,因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其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在最适温度下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逐渐降低导致的

D.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系谱图如下。Ⅱ-3和Ⅱ-5均为AB型血,Ⅱ-4和Ⅱ-6均为0型血。遗传病基因和血型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ABO血型是由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Ⅲ-l为DD且表现A型血的概率为1/6

C. 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正常B型血女孩,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27

D. 设另一种隐性遗传病由E/e控制且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Ⅲ-3号为两病患者,则Ⅱ-5号与Ⅱ-6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的概率是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②属于单糖,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③属于多糖,存在于植物细胞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下列糖类与题干条件一一对应的是(  )

A. 乳糖、核糖、纤维素B. 麦芽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C. 麦芽糖、核糖、淀粉D. 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都是处于正在分裂随时发生变化的活细胞

B. 欲观察到该图像,制作装片时需要先染色再解离

C. 图中可以清楚见到正处于分裂后期的典型细胞

D. 图中不同细胞的各种差异是由细胞分化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hPA)是临床血栓疾病治疗的主要生物药品。家兔具有多胎、妊娠期短、繁殖快、全年多发情,产仔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批量生产药物。下图是利用转基因兔生产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剂(rhPA)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构建rhPA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限制酶_________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为获得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需用_____________酶切割重组质粒使之线性化。

(2)对母兔注射_________使其超速排卵,并与正常公兔配种。将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导人家兔受精卵中最有效的导入技术是____________

(3)将受精卵置于37℃的_______________气体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移植到代孕兔的输卵管中,代孕兔需经___________处理。

(4)子代兔需要经过筛选过程才能获得生产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生物反应器,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动的过程中在细胞内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或囊泡一直移动将物质交给液泡,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B. 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 该过程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

D. 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B.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C.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

D. 突变与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发现胡萝卜中存在冷诱导的抗冻蛋白,克隆其cDNA,通过基因工程可用来改良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发现植物内源抗冻基因AFP基因更适宜在植物体内表达,比昆虫、海洋动物等的抗冻基因有更多的优点。下图为利用胡萝卜的AFP基因培育抗寒性强的番茄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幼小胡萝卜植株细胞中的mRNA为材料获得抗冻蛋白cDNA,要依据__________原则。利用PCR技术扩增AFP基因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用两种引物才能确保DNA的两条链同时被扩增,该酶只能特异地复制处于__________之间的DNA序列,一个DNA分子经三轮复制以后,含有两种引物的DNA分子有__________个。

(2)将AFP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目前常用的目的基因载体是Ti质粒,AFP基因必须插入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___上。将重组AFP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再感染番茄细胞,可经过__________技术形成转基因植株。

(3)若要在个体水平上检测抗寒性强的番茄植株是否培育成功,请写出检测思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