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的错误操作是(
A.将1mL样品稀释10倍,需加入10mL无菌水
B.吸取菌液的移液管需要干热灭菌避免杂菌污染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
D.每一个稀释度涂布多个平板,计算各组平均值

【答案】A
【解析】解:A、将1mL样品稀释10倍,需加入9mL无菌水,A错误;
B、吸取菌液的移液管需要干热灭菌避免杂菌污染,B正确;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C正确;
D、每一个稀释度涂布多个平板,计算各组平均值,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纵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tRNA共有______种,其与所携带氨基酸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肠杆菌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多选)。

A.作为遗传物质 B.携带遗传密码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5)请写出较为完善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解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 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 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 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发酵环境会引起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上升的是(
A.温度较低
B.食盐含量高
C.杂菌污染
D.腌制时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乳酸

②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CO2

③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H2O

④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

⑤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

A. ①④ B. ③⑤ C. ②⑤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如图所示。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外或被细胞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上述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线粒体的结构遭到破坏,其功能将会受到影响

C. 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D. 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它是由内质网断裂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A.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B.提出了变异概念

C.摧毁了教会的神学体系D.使人类思想认识发生了飞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去皮→榨汁→密闭发酵→通气发酵
B.培养基制作: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制作腐乳:毛霉生长→加盐腌制→加卤汤密封
D.橘皮精油提取:漂洗→浸泡→压榨→过滤→静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