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胰岛素与___________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__________。
(2)糖尿病患者若使用胰岛素,需要 (口服或注射),原因是
,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若给其使用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______________,原因是
。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__________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可传递兴奋至 (神经中枢)调节相应细胞分泌胰岛素.
【答案】(1)胰岛素受体 蛋白质、脂肪、糖原(答全给分) 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2)注射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后被消化分解不起作用(2分) 不能 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2分) (3)血糖浓度 胰岛B 下丘脑
【解析】(1)由图可以观察当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后,使酶磷酸化,促进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激素与受体结合体现了信息的传递功能。
(2)糖尿病患者若使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后被消化分解不起作用,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因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故若给其使用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可传递兴奋至下丘脑调节相应细胞分泌胰岛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纯合子)变为突变型.让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
A. 显性突变 B. 隐性突变
C. 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D. 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A.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届海南省海口第一中学高三高考模拟(三)生物试卷)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千焦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 千焦。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
(4)调查发现,某山区滥砍滥伐,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的 元素缺乏,当地居民该元素摄入量不足,致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是
A. EEFf和EeFF B. EeFf和EEFf C. Eeff和eeFf D. EeFf和Ee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库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蜥蜴中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
C、当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
D、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将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