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药物成瘾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药物成瘾的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能加强这种成瘾的奖赏效应,对药物依赖起了促进作用。
(1)图为谷氨酸突触示意图,据图分析:对突触进行高频刺激后,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的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Mg2+从Ca2+通道移出,Ca2+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神经元。随着胞内Ca2+浓度升高,会激活,进而提高活性,生成大量NO,进一步扩散至突触前,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该过程属于(正/负)反馈调节。
(2)为探讨吗啡和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两种成瘾药物联合使用对神经系统内谷氨酸传递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科研人员利用某品系若干大鼠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说明:纵坐标表示(突触后兴奋电位/基础电位)%
①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注射吗啡数分钟后,能,一小时后再注射HU210,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的幅值在短期内仍有持续上升趋势。
②乙组实验结果表明:先注射HU210后,对吗啡的作用程度及持续时间起作用。
③实验结果表明: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
④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请完善上述实验方案。。
⑤有研究者推测:两种成瘾药物之间有相互影响,可能与存在于同一神经元上的吗啡受体和HU210受体之间相互作用有关。若该理论成立,则甲组实验结果暗示可能吗啡受体激活的同时,在短时间内HU210受体基因的表达。
【答案】 突触小泡 AMPA NMDA 钙调蛋白 n NOS 正 迅速增加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或迅速增加突出后兴奋电位与基础电位的比值) 抑制 吗啡和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联合使用时注射的先后顺序不同 先注射吗啡+溶剂M,1小时后注射等量溶剂N;先注射HU210+溶剂N,1小时后注射等量溶剂M 促进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据图分析:对突触进行高频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结合,引起钠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导致Mg2+从Ca2+通道移出,Ca2+能够通过钙调蛋白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神经元。随着胞内Ca2+浓度升高,nNOS会激活,进而提高活性,生成大量NO,进一步扩散至突触前,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该过程的结果对前面的过程有加强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
(2)①分析甲组实验可知,注射吗啡数分钟后,能迅速增加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一小时后再注射HU210,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的幅值在短期内仍有持续上升趋势。
②分析乙组实验结果可知,先注射HU210后,对吗啡的抑制作用程度及持续时间起作用。
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果说明吗啡和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联合使用时注射的先后顺序不同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
④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应该先注射吗啡+溶剂M,1小时后注射等量溶剂N;先注射HU210+溶剂N,1小时后注射等量溶剂M。
⑤若两种成瘾药物之间有相互影响,可能与存在于同一神经元上的吗啡受体和HU210受体之间相互作用有关,则甲组实验结果暗示可能吗啡受体激活的同时,在短时间内促进HU210受体基因的表达。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后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并非都有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
B.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C. 过程b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 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基因W和w中的A+G/T+C的比值不同,基因B和b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 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则可产生1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D. 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黑身=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
B. 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含最均加倍
C. 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D. 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请写出Ⅰ1、Ⅰ3 的基因型和Ⅲ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 ( )
A. AA、Aa 和 1/16 B. Aa、Aa 和 1/9 C. Aa、AA 和 1/4 D. Aa、Aa 和 1/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下图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作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100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基因重组
B. 从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Dd)自交产生F2
C. 从①②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BbDd)自交产生F2
D. 从①③或②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统计结果中BD组合的概率约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一种北京紫眼突变体,为确定其遗传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
(1)让野生型果蝇与北京紫眼突变体杂交,正反交结果一致,F1均为红眼,说明紫眼为____________性性状,且控制紫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F1自交得到F2,其中红眼499只,紫眼141只,说明该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而己知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的Henna基因的隐性突变也会导致紫眼。为确定二者是否属于同一隐性突变基因,用这两种隐性突变纯合体进行杂交,
①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说明二者都是Henna基因发生的隐性突变;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说明两种隐性突变基因属于Ⅲ号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发生的突变。
(3)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基因均属于Henna基因的隐性突变基因。进一步测序表明,这两种突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性。
(4)Henna基因控制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而研究发现果蝇眼部的蝶呤含量决定眼色,紫眼果蝇眼部蝶呤含量仅为野生红眼果蝇的30%。科研人员将Henn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___________,用_________法导入到北京紫眼果蝇的胚胎细胞中,最终获得含有Henna基因的纯合体。测定果蝇眼部蝶呤含量,结果如下: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