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B→C→D途径表示神经调节过程

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

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

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G

【答案】C

【解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A、图中BCD途径表示神经调节过程,A正确;
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B正确;
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主要在下丘脑,C错误;
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G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一多年生杂草一灌木一早期演替树木一晚期演替树木一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e的取代顺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

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D.顶极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原生演替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中字母表示基因,竖线标明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知该个体能够正常产生后代,则该个体

A.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表现型正常B.发生了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发生了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D.其后代体细胞也一定有异常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

B.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C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D.图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XYZ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微型月季茎段侧芽,其影响如下图示,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X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YZ浓度的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C.X浓度>Z浓度

D.Z浓度>Y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草鱼(2n=48)因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多倍体草鱼与普通的二倍体相比,其个体大、抗病及耐寒性强,下图示多倍体草鱼的产生机制,图中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参与受精的精子均来自正常个体,abc表示成熟个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机制相同

B.成熟个体a为四倍体

C.成熟个体b不育,可防止草鱼繁殖能力强,对水生植物造成的严重损坏

D.成熟个体c的体细胞中可含96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慢粒白血病简称慢粒,由于患者产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异,导致其机体产生了一种活性加强的酪氨酸激酶一BCR-ABL蛋白,造成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乱。临床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竞争性结合BCR-ABL蛋白上的ATP结合位点,而成为治疗慢粒的主要药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慢粒的根本原因是BCRABL发生基因重组

B.慢粒致病机理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①.

C.上图过程涉及到的核酸具体有DNAmRNAtRNArRNA

D.TKI对部分慢粒患者治疗效果减弱,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了耐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当兴奋通过B传导后,恢复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____________ (填“钾通道”或“钠通道”或“钠钾泵”)。

2F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兴奋在该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该反射弧置于较低浓度的NaCl溶液中,则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膜外。

4)正常情况下,刺激传出神经Ⅱ或肱二头肌E,均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刺激Ⅱ处神经纤维,发现肱二头肌E不收缩。于是猜测可能是传出神经Ⅱ受损、肱二头肌E受损或者是两者接头(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为探究肱二头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上图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仅一个部位受损)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一步:刺激传出神经Ⅱ,观察其电位变化和肱二头肌E是否收缩。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传出神经Ⅱ受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需继续进行下一步实验。

第二步:刺激肱二头肌E,观察肱二头肌E是否收缩。

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否则,说明肱二头肌E受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两者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趋势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固定CO2酶分布在____________中。

(2)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两种水稻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在p点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曲线甲所代表植株叶绿体内____________(填“AIPC3“NADP+C5“ATPC5)的含量会升高。

(3)图中代表突变型水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当光照强度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________,使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故光合作用强度低于野生型;当光照强度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____________,故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野生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