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

A. 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全能性

B. 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增殖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高效性

【答案】C

【解析】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的原理均是细胞增殖,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B错误;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中发现一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具有较强抗菌性和溶血性的多肽P1,科研人员预期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药物,下一步要做的是( )

A. 合成编码多肽P1DMA片段

B. 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 设计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结构

D. 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于精细胞变形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精子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 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C. 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 细胞内的中心体和其他物质浓缩为原生质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___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__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 再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鉴定,得到右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图中所示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上一时期为四分体时期

B.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则图示阶段会形成细胞板

C.若图乙属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则图示阶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D.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则a组细胞一定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测定了生长状态相同的英国红枫和北美枫香的净光合速率(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表示)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美枫香和英国红枫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时刻分别是14:00和13:00

B. 北美枫香和英国红枫分别在11:00和15:00时植株积累到了最多的有机物

C. 英国红枫在13:00的净光合速率比前后均低与此时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相关

D. 由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推测该实验条件下北美枫香根系对水的吸收量大于英国红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开始液泡颜色逐渐变深,后来又逐渐变浅,在此过程中,能反映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磷元素只含32P。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3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亲代DNA减少

A1000 B1500 C1750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I.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图所示,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侵染_______________

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______(填“能”或“不能”)用“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