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紫色、红色和粉红色四种花色,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卵圆形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果实形状的遗传方式,分别进行两组实验。

实验一:用纯合三角形果实与纯合卵圆形果实杂交,统计如下:

亲本

F1

F2

三角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

三角形果实(301株)

卵圆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20株)

实验二:已知该植物花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开红花,然后让F1自交得到F2

1)该植物花色遗传、果实形状遗传分别遵循________(填“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或“伴性遗传”)

2)“实验一”F2三角形果实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果实的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植株中的比例为____

3)针对实验二思考:

①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

F2中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为____,其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____

【答案】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7/15 aaBB AaBb 4:3:6:3 3/8

【解析】

实验一:由图解推断:亲本基因型三角形果实为AABB、卵圆形果实为aabbF1AaBbF2两种表现型比例出现1519331的变式)。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二:白色基因型为aa__,紫色为A_bb,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

1)由实验一F2的性状分离比为30120=151,可以推知果实形状是由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二:花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也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的基因型特点是不同时具有ab的个体自交的子代都是三角形的,有以下基因型:1/16AABB1/8AABb1/8AaBB1/16aaBB1/16AAbb它们总共占总数的7/16,但是占15份三角形中的7份即7/15

3)①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a__×A_bbA_Bb,所以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F1自交所得到的F2中,白色(aaB_+aabb):紫色(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3+1):363=4363。其中aaB_aabbAAbbAABB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占总数的比例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CD段的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

B.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完成图3CD段变化的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是后期

C.4中的a可对应图3中的BC

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d所示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査得知,有一种遗传病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只有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才不患病,若已知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5号和6号生育后代正常的概率为9/16。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号和3号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B.3号和4号所生的后代也可能患病

C.8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3/7

D.7号与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概率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母方、父方配子彼此结合的概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

A. 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不一定有a

B. 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①,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④

C. 在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质中有ATP水解酶

D. 此类细胞可作为观察a和b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种皮灰色(A)对白色(a)为显性,子叶黄色(B)对绿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不同品种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后代(F1)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分析回答:

1)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定律。

2)选用两亲本豌豆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4F1代中,灰种皮黄子叶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F1中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与白种皮绿子叶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野生川贝母是一类珍贵的药用植物,多生长在高海拔的林间灌丛,自然生境恶劣。研究人员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模拟高原群落灌丛下的遮荫度,研究遮荫和全光对川贝母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人工引种提供理论支持。

1)研究人员对遮荫和全光条件下川贝母光合速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光照强度为a时,川贝母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显示,___________条件更适于川贝母的人工引种,原因是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川贝母叶片光合作用的相关参数。结果如下表:

参数

遮荫

全光

能量捕获效率(Fv/Fm)

0.563

0.491

气孔导度(molH20·m-2·s-1)

0.456

0.201

胞间C02浓度(μmolC02molair)

261

210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处理需重复20次,取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分析。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遮荫条件下川贝母叶肉细胞中___________的能量捕获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________生成的速率,进而提高暗反应_________的速率。同时,遮荫条件下_________更高,有利于提高川贝母叶肉细胞_________CO2的固定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 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 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 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