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动点P与双曲线x2-y2=1的两个焦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数学公式定值,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设M(0,-1),若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P点的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A、B,若要使|MA|=|MB|,试求k的取值范围.

解:(1)∵x2-y2=1,
∴c=
∵动点P与双曲线x2-y2=1的两个焦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
∴|PF1|+|PF2|=
∵|F1F2|=2,|PF1|+|PF2|>|F1F2|
∴动点P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且a=,b=1
∴P点的轨迹方程为+y2=1.
(2)设l:y=kx+m(k≠0),则
将②代入①得:(1+3k2)x2+6kmx+3(m2-1)=0 (*)
设A(x1,y1),B(x2,y2),则AB中点Q(x0,y0)的坐标满足:
x0=
即Q
∵|MA|=|MB|,∴M在AB的中垂线上,
∴k•=-1,
∴m=…③
又由于(*)式有两个实数根,知△>0,
即 (6km)2-4(1+3k2)[3(m2-1)]=12(1+3k2-m2)>0 ④,
将③代入④得12[1+3k2-(2]>0,
解得-1<k<1,由k≠0,
∴k的取值范围是k∈(-1,0)∪(0,1).
分析:(1)根据动点P与双曲线x2-y2=1的两个焦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可得动点P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从而可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设出直线方程,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MA|=|MB|,及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
点评:本题以双曲线为载体,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参数范围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直线与椭圆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x2
4
-
y2
5
=1(x>2),O是坐标原点.
①若直线x-my-3=0截动点P的轨迹所得弦长为5,求实数m的值;
②设过P的轨迹上的点P的直线与该双曲线的两渐近线分别交于点P1、P2,且点P分有向线段
P1P2
所成的比为λ(λ>0),当λ∈[
3
4
3
2
]时,求|
OP1
|•|
OP2
|的最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学习周报 数学 人教课标高二版(A选修1-1) 2009-2010学年 第18期 总第174期 人教课标版(A选修1-1) 题型:044

已知双曲线C以y=0为渐近线,且过点A(3,2).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已知动点P与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所连线段长的和为6,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学习周报 数学 人教课标版高二(A选修2-1) 2009-2010学年 第18期 总第174期 人教课标版(A选修2-1) 题型:044

已知双曲线C以y=0为渐近线,且过点A(3,2).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已知动点P与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所连线段长的和为6,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设P(a,b)(b≠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l是经过原点与点(1,b)的直线,记Q是直线l与抛物线x2=2pyp≠0)的异于原点的交点

⑴.已知a=1,b=2,p=2,求点Q的坐标。

⑵.已知点P(a,b)(ab≠0)在椭圆+y2=1上,p=,求证:点Q落在双曲线4x2-4y2=1上。

⑶.已知动点P(a,b)满足ab≠0,p=,若点Q始终落在一条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上,试问动点P的轨迹落在哪种二次曲线上,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上海卷理20)设P(a,b)(b≠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l是经过原点与点(1,b)的直线,记Q是直线l与抛物线x2=2pyp≠0)的异于原点的交点

⑴已知a=1,b=2,p=2,求点Q的坐标.

⑵已知点P(a,b)(ab≠0)在椭圆+y2=1上,p=,求证:点Q落在双曲线4x2-4y2=1上.

⑶已知动点P(a,b)满足ab≠0,p=,若点Q始终落在一条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上,试问动点P的轨迹落在哪种二次曲线上,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