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12•广州一模)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AB=BC=
6
,平面PAC⊥平面ABC,PD⊥AC于点D,AD=1,CD=3,PD=
3

(1)证明△PBC为直角三角形;
(2)求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分析:(1)证明1:先证明PD⊥平面ABC,在△PBC中,可得BC=
6
PB=
6
PC=2
3
,从而BC2+PB2=PC2
证明2:先证明PD⊥平面ABC,再证明BC⊥BD,BC⊥PD,从而可得BC⊥平面PBD.
(2)解法1:过点A作平面PBC的垂线,垂足为H,连PH,则∠APH为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利用三棱锥A-PBC与三棱锥P-ABC的体积相等,可求AH的长,在Rt△PAD中,,可求AP的长,从而可求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法2:过点D作DM∥AP,设DM∩PC=M,则DM与平面PBC所成的角等于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过点D作DN⊥PB于点N,连接MN,则可得∠DMN为直线DM与平面PBC所成的角,求出DN,DE的长,即可求得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法3:延长CB至点G,使得BG=BC,连接AG、PG,过点A作AK⊥PG于点K,可证∠APK为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计算AG,PG的长,可得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

解法4: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
AP
=(0,1,
3
)
,平面PBC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可求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1:因为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PD?平面PAC,PD⊥AC,所以PD⊥平面ABC.…(1分)
记AC边上的中点为E,在△ABC中,AB=BC,所以BE⊥AC.
因为AB=BC=
6
,AC=4,所以BE=
BC2-CE2
=
(
6
)
2
-22
=
2
.…(3分)
因为PD⊥AC,所以△PCD为直角三角形.
因为PD=
3
,CD=3,
所以PC=
PD2+CD2
=
(
3
)
2
+32
=2
3
.…(4分)
连接BD,在Rt△BDE中,因为BE=
2
,DE=1,
所以BD=
BE2+DE2
=
(
2
)
2
+12
=
3
.…(5分)
因为PD⊥平面ABC,BD?平面ABC,所以PD⊥BD.
在Rt△PBD中,因为PD=
3
BD=
3

所以PB=
PD2+BD2
=
(
3
)
2
+(
3
)
2
=
6
.…(6分)
在△PBC中,因为BC=
6
PB=
6
PC=2
3

所以BC2+PB2=PC2
所以△PBC为直角三角形.…(7分)
证明2:因为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PD?平面PAC,PD⊥AC,
所以PD⊥平面ABC.…(1分)
记AC边上的中点为E,在△ABC中,因为AB=BC,所以BE⊥AC.
因为AB=BC=
6
,AC=4,所以BE=
BC2-CE2
=
(
6
)
2
-22
=
2
.…(3分)
连接BD,在Rt△BDE中,因为∠BED=90°,BE=
2
,DE=1,
所以BD=
BE2+DE2
=
(
2
)
2
+12
=
3
.…(4分)
在△BCD中,因为CD=3,BC=
6
BD=
3

所以BC2+BD2=CD2,所以BC⊥BD.…(5分)
因为PD⊥平面ABC,BC?平面ABC,
所以BC⊥PD.…(6分)
因为BD∩PD=D,所以BC⊥平面PBD.
因为PB?平面PBD,所以BC⊥PB.
所以△PBC为直角三角形.…(7分)
(2)解法1:过点A作平面PBC的垂线,垂足为H,连PH,则∠APH为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8分)
由(1)知,△ABC的面积S△ABC=
1
2
×AC×BE=2
2
.…(9分)
因为PD=
3
,所以VP-ABC=
1
3
×S△ABC×PD
=
1
3
×2
2
×
3
=
2
6
3
.…(10分)
由(1)知△PBC为直角三角形,BC=
6
PB=
6

所以△PBC的面积S△PBC=
1
2
×BC×PB=
1
2
×
6
×
6
=3
.…(11分)
因为三棱锥A-PBC与三棱锥P-ABC的体积相等,即VA-PBC=VP-ABC
1
3
×3×AH=
2
6
3
,所以AH=
2
6
3
.…(12分)
在Rt△PAD中,因为PD=
3
,AD=1,
所以AP=
PD2+AD2
=
(
3
)
2
+12
=2
.…(13分)
因为sin∠APH=
AH
AP
=
2
6
3
2
=
6
3

所以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
.…(14分)
解法2:过点D作DM∥AP,设DM∩PC=M,则DM与平面PBC所成的角等于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8分)
由(1)知BC⊥PD,BC⊥PB,且PD∩PB=P,所以BC⊥平面PBD.
因为BC?平面PBC,所以平面PBC⊥平面PBD.
过点D作DN⊥PB于点N,连接MN,则DN⊥平面PBC.
所以∠DMN为直线DM与平面PBC所成的角.…(10分)
在Rt△PAD中,因为PD=
3
,AD=1,
所以AP=
PD2+AD2
=
(
3
)
2
+12
=2
.…(11分)因为DM∥AP,所以
DM
AP
=
CD
CA
,即
DM
2
=
3
4
,所以DM=
3
2
.…(12分)
由(1)知BD=
3
PB=
6
,且PD=
3

所以DN=
PD×BD
PB
=
3
×
3
6
=
6
2
.…(13分)
因为sin∠DMN=
DN
DE
=
6
2
3
2
=
6
3

所以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
.…(14分)
解法3:延长CB至点G,使得BG=BC,连接AG、PG,…(8分)
在△PCG中,PB=BG=BC=
6
,所以∠CPG=90°,即CP⊥PG.
在△PAC中,因为PC=2
3
,PA=2,AC=4,所以PA2+PC2=AC2
所以CP⊥PA.
因为PA∩PG=P,所以CP⊥平面PAG.…(9分)
过点A作AK⊥PG于点K,
因为AK?平面PAG,所以CP⊥AK.
因为PG∩CP=P,所以AK⊥平面PCG.
所以∠APK为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的角.…(11分)
由(1)知,BC⊥PB,所以PG=PC=2
3

在△CAG中,点E、B分别为边CA、CG的中点,
所以AG=2BE=2
2
.…(12分)
在△PAG中,PA=2,AG=2
2
PG=2
3

所以PA2+AG2=PG2,即PA⊥AG.…(13分)
因为sin∠APK=
AG
PG
=
2
2
2
3
=
6
3

所以直线AP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
3
.…(14分)
解法4:以点E为坐标原点,以EB,EC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8分)
则A(0,-2,0),B(
2
,0,0)
,C(0,2,0),P(0,-1,
3
)

于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年级 高中课程 年级 初中课程
高一 高一免费课程推荐! 初一 初一免费课程推荐!
高二 高二免费课程推荐! 初二 初二免费课程推荐!
高三 高三免费课程推荐! 初三 初三免费课程推荐!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一模)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组(每小组4人)在期末考试中的数学成绩.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a表示.已知甲、乙两个小组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相同.
(1)求a的值;
(2)求乙组四名同学数学成绩的方差;
(3)分别从甲、乙两组同学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同学,记这两名同学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一模)已知函数f(x)=-x3+ax2+b(a,b∈R).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对任意a∈[3,4],函数f(x)在R上都有三个零点,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一模)设函数f(x)=ex(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gn(x)=1+x+
x2
2!
+
x3
3!
+…+
xn
n!
(n∈N*).
(1)证明:f(x)≥g1(x);
(2)当x>0时,比较f(x)与gn(x)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证明:1+(
2
2
)1+(
2
3
)2+(
2
4
)3+…+(
2
n+1
)ngn(1)<e
(n∈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一模)已知
e1
=(
3
,-1)
e2
=(
1
2
3
2
)
,若
a
=
e1
+(t2-3)•
e2
b
=-k•
e1
+t•
e2
,若
a
b
,则实数k和t满足的一个关系式是
t3-3t-4k=0
t3-3t-4k=0
k+t2
t
的最小值为
-
7
4
-
7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一模)已知平面向量
a
=(1,3)
b
=(-3,x)
,且
a
b
,则
a
b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