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若数列{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数列{bn}满足b1=1,b2=2,且anbn+bn=nbn+1
(Ⅰ)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cn}满足cn= ,数列{cn}的前n项和为Tn , 若不等式(﹣1)nλ<Tn+ 对一切n∈N* , 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I)∵数列{bn}满足b1=1,b2=2,且anbn+bn=nbn+1 . ∴a1+1=2,解得a1=1.
又数列{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n=1+2(n﹣1)=2n﹣1.
∴2nbn=nbn+1 , 化为2bn=bn+1
∴数列{b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2.
∴bn=2n1
(Ⅱ)设数列{cn}满足cn= = =
数列{cn}的前n项和为Tn=1+ +…+
= +…+ +
=1+ + +…+ = =2﹣
∴Tn=4﹣
不等式(﹣1)nλ<Tn+ ,化为:(﹣1)nλ<4﹣
n=2k(k∈N*)时,λ<4﹣ ,∴λ<2.
n=2k﹣1(k∈N*)时,﹣λ<4﹣ ,∴λ>﹣2.
综上可得: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2,2).
【解析】(I)数列{bn}满足b1=1,b2=2,且anbn+bn=nbn+1 . 可得a1+1=2,解得a1 .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n . 可得2nbn=nbn+1 , 化为2bn=bn+1 ,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bn . (Ⅱ)设数列{cn}满足cn= = = ,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数列{cn}的前n项和为Tn , 再利用数列的单调性与分类讨论即可得出.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还要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 ,已知0<a<b<c,且f(a)f(b)f(c)<0,若x0是函数f(x)的一个零点,则下列不等式不可能成立的是(
A.x0<a
B.0<x0<1
C.b<x0<c
D.a<x0<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椭圆C: (a>b>0)的离心率为 ,以椭圆C的左顶点T为圆心作圆T:(x+2)2+y2=r2(r>0),设圆T与椭圆C交于点M与点N.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 的最小值;
(3)设点P是椭圆C上异于M,N的任意一点,且直线MP,NP分别与x轴交于点R,S,O为坐标原点,求证:|OR||OS|是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函数 的图象上每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f(x)的图象.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及其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2)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求sin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函数y=cos(2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f(x)的图象,则(
A.f(x)=﹣sin2x
B.f(x)的图象关于x=﹣ 对称
C.f( )=
D.f(x)的图象关于( ,0)对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n的值为( ) (参考数据: ≈1.732,sin15°≈0.2588,sin7.5°≈0.1305)

A.12
B.24
C.36
D.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左、右焦点分别为F1(﹣c,0),F2(c,0)的椭圆 过点 ,且椭圆C关于直线x=c对称的图形过坐标原点.
(I)求椭圆C的离心率和标准方程.
(II)圆 与椭圆C交于A,B两点,R为线段AB上任一点,直线F1R交椭圆C于P,Q两点,若AB为圆P1的直径,且直线F1R的斜率大于1,求|PF1||QF1|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向量 =(2 cosx,cosx), =(sinx,2cosx)(x∈R),设函数f(x)= ﹣1. (Ⅰ)求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
(Ⅱ)已知锐角△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若f(A)=2,B= ,边AB=3,求边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等腰梯形BCDP中,BC∥PD,BA⊥PD于点A,PD=3BC,且AB=BC=1.沿AB把△PAB折起到△P'AB的位置(如图2),使∠P'AD=90°. (Ⅰ)求证:CD⊥平面P'AC;
(Ⅱ)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
(Ⅲ)线段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指出点M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