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0?成都三模)Ⅰ.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ABC
ABC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的重锤的质量应当稍大一些;
B、必须选用点迹清晰,且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才行;
C、操作时应先通电再放释放纸带;
D、电磁打点计时器都应接在电压为4~6V的直流电源上.
(2)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秒表,低压交流电源(带开关),导线,天平,刻度尺.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
秒表、天平
秒表、天平
;缺少的器材是
重锤
重锤

Ⅱ.某学校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做了一个探究性实验,电路中B是一个黑箱,内部连接了一个电学元件,图1中的电压表与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下表是该小组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但由于一个疏忽,将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误写成U1和U2,没有与电路中的V和V′对应起来.他们利用坐标纸,作了适当的图线,并成功地完成了探究实验.

I (A) 0.12 0.21 0.29 0.34 0.42 0.47 0.50
U1 (V) 0.20 0.40 0.60 0.80 1.20 1.60 2.00
U2(V) 4.20 3.55 2.95 2.50 1.70 1.05 0.50
(1)实验小组已经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中正确地标出了数据点,请你在上述基础上完成电学元件B的U-I图并作好标记“B”(允许在坐标纸上作多个图进行研究,但必须明确标示出哪个图是“B”);
(2)黑箱B中的电学元件最有可能是:
A
A

A.小灯炮
B.定值电阻
C.半导体热敏电阻
D.半导体二极管
(3)上述实验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5.0
5.0
V,电源内阻为
5.0
5.0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上述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调整为5Ω时,黑箱B消耗的电功率约为
0.40
0.40
W.
分析:Ⅰ、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测量的器材.
Ⅱ、(1、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电压随着电流的变化图线得出电学元件B的U-I图线.根据图线的形状确定黑箱中可能的元件.
(3)根据两电压表示数之和等于外电压,结合电流,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
(3)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等效到电源的内部,作出外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以及B的U-I图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表示此时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得出黑箱B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解:Ⅰ、(1)A、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选用的重锤的质量应当稍大一些.故A正确.
B、根据h=
1
2
gt2=
1
2
×10×0.022m=0.002m=2mm
知,第1、2个点间的距离接近2mm,可知阻力非常小,能够较好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B正确.
C、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C正确.
D、电磁打点计时器都应接在电压为4~6V的交流电源上.故D错误.
故选:ABC.
(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mgh=
1
2
mv2
,需要测量下降的高度以及瞬时速度的大小.不需要秒表、天平.缺少重锤.
Ⅱ(1)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整个电路中电流减小,外电压增大,B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增大.可知,U1表示B两端的电压.U-I图线如图所示.
(2)从U-I图可知,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且电阻在增大,可知该元件为灯泡,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A.
(3)作出U2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当电流为零时,U1=0,U2=5.0V,则电动势E=U1+U2=5.0V.
当电流I=0.50A时,U1=2V,U2=0.5V,则内阻r=
E-U1-U2
I
=5.0Ω

(4)将滑动变阻器等效到电源的内部,则内阻r=10Ω,电源的电动势为5.0V,作出该电源的U-I关系式为U=5-10I,作出图线如图所示,与黑箱B的U-I图线交于P,P点的横坐标为0.4A,纵坐标为1V,则黑箱B消耗的功率P=UI=0.40W.
故答案为:I.(1)ABC;      (2)秒表、天平; 重锤;
II.(1)如图所;
(2)A;    (3)E=5.0V,r=5.0Ω;   (4)约0.40W(0.39~0.41均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学和电学两个实验,关于电学实验,难度较大,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通过作图分析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成都三模)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光纤通讯中信号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下列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成都三模)我国在今、明两年将发射10颗左右的导航卫星,预计在2015年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系统由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现在正在服役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成都三模)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于1932年发明的回旋加速器,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  圆周运动的特点,能使粒子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经过电场的多次加速获得较大的能量,使人类在获得较高能量带电粒子方面前进了一步.下图为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其中盒缝间的加速电场场强大小恒定,且被限制在A、C板间,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从P0处以速度v0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型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成都三模)如图所示,一半圆形铝框处在水平向外的非匀强磁场中,场中各点的磁感强度为By=
B0
y+c
,y为该点到地面的距离,c为常数,B0为一定值,铝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直径ab水平,(空气阻力不计)铝框由静止释放下落的过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成都三模)近年,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发,现将沙尘上扬后的情况简化如下;风速竖直向上,设为v,沙尘颗粒上扬后悬浮在空中(视为静止),此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等效于沙尘以速度v在静止的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f,且f=aρAv2,式中α为一系数,A为沙尘颗粒的截面积,ρ为空气密度.已知α=0.5,地面空气密度ρ0=1.2kg/m3,沙尘颗粒为球形,密度ρ=3×103kg/m3,半径R=0.24mm,(球的体积公式为V=
43
πR3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且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
(1)求发生沙尘暴时地面附近的最小风速(方向向上);
(2)若空气密度ρ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为ρ=ρ0(1-kh),常量k=1.2×10-3m-1,ρ0为地面空气密度,当竖直向上的风速为5m/s时,求沙尘扬起后悬浮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