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甲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 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 随后实验可观察到PQ两球发生的现象应是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答案】PQ二球相碰,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运动。

【解析】试题分析:两球从MN出来时的水平方向的速度相等,故在水平方向上二者在时间相等时运行的位移相等,而P球还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故它们会碰在一起;改变M的高度,仍能相碰,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注射器内密封一部分气体,若针筒和活塞隔热性能良好,则缓慢向外移动活塞的过程中气体(  )
A.对活塞不做功
B.对活塞做负功
C.温度保持不变
D.压强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内能增大
B.图甲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释放热量
C.图甲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对外做功
D.图乙中气泡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手动便携式洗车器因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深受爱车人的喜爱.如图为某种结构及原理简图.桶内水面上方用塞子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气体初态压强与外界相等,均为p0 , 体积为1L , 为使水流从喷头处雾化喷出,内外压强差至少为0.5p0 , 现用最大容积为0.1L的打气筒向桶内打气,忽略桶内水柱所产生的压强及打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求:
(1)至少需要打几次才能使喷水刷喷出雾化水
(2)试从微观上解释内封气体压强的变化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B. 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

C. 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灯泡,分别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上,(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1,电源电压为U,则( )

A.通过A,B灯的电流之比IA:IB=2:1
B.灯泡A,B两端的电压之比UA:UB=1:2
C.灯泡A,B两端的电压分别是UA= U,UB= U
D.灯泡A,B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m2kg、初速度v08m/s的物体沿着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要受一个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g10 m/s2)(  )

A. 0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1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 01s内,物体的位移为7m

D. 02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1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多选)

A.天平(附砝码) B.秒表

C.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和纸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正确的做法是

A.小车放在木板上,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放在木板上,挂上砂桶,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砂桶的作用下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 ____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1分)

4)如图为某次实验纸带,在相邻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S1055 cmS2094 cmS3135 cmS4176 cmS5215 cmS6254 cm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 s

计数点“6”“7”的位移S7比较接近于____________(填“ABCD”序号)

A276 cm B285 cm C296 cm D303 cm

打下“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3=_ 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 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某小组在研究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像,如图(甲),然后由图像直接得出aM成反比。乙同学认为应该继续验证a与其质量倒数1/M是否成正比,并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1/M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 同学(选填)的方案更合理。

6)另一小组在研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像,如图所示。发现图像既不过原点,末端又发生了弯曲,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大,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砂和砂桶的质量较大

C.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斜角度过小,且小车质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发扬航天精神,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在46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若该卫星运行轨道与地面的最近距离为h1 , 最远距离为h2 .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
A.地球的质量
B.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C.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