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s、第4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相同
D. 和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B
【解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运动方向的关系,根据图线的斜率分析加速度是否变化,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较位移的大小,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此分析即可.
A、第1s内和第3s内的速度均为正,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第3s内和第4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则第3s内和第4s内加速度相同,所以第3s、第4s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位移不同,故C错误.
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知内和内的位移相同,而所用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和4m的物A和B,两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跨过轻质动滑轮与A相连,动滑轮与B相连,如图所示。初始时,绳出于水平拉直状态。若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移动了距离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物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电动车从A点沿正东方向以18km/h的速度运动6min后到达B点,然后又以36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min后到达C点。求:
(1)这10min内电动车的路程和位移;
(2)这10min内电动车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 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 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和S。已知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为T0。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0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T。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记为O、A、B、C、D、E和F,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05 cm、x2=2.35 cm、x3=2.46 cm、x4=2.70 cm、x5=2.90 cm、x6=3.10 cm。
(1)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表达式为vD=______(用题中符号表示),速度值vD=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同理可求得=0.220 m/s,=0.241 m/s,=0.258 m/s,=0.300 m/s。
(2)请根据以上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___。
(3)由v–t图象可得O点速度为____________ m/s,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离地面h=15m高处,以v0=10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B. 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s
C. 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位置
D. t=2s时,两小球相距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时,观察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速为
B. 经1.4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cm
C. 时,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
D. 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
(1)测出纸带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如图(a)所示,为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计算加速度平均值的公式应为a=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小车质量M、沙及沙桶的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
B.M=500 g,m分别为20 g、30 g、40 g、50 g
C.M=2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
D.M=200 g,m分别为30 g、40 g、50 g、60 g
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a-F图象较准确.
(3)有位同学通过测量,作出a-F图象,如图(b)所示.试
①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象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