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5?闵行区二模)(A)能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分别是(  )
分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解答:解:A、光的干涉是波特有现象,而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
B、光的衍射是波特有现象,而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
C、光的反射和色散现象,均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
D、光的反射现象和小孔成像,故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有时波动性明显,有时粒子性明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在水平线上有17个质点,每相邻两质点间的水平距离均为4cm,如图所示.有一简谐波在水平方向传播,已知第5个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路程是 8cm,时间为2S.当它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经过12cm路程时,第17个质点即将振动,则该波的传播速度是
0.16
0.16
m/s,在图中画出第17个质点即将振动时的波形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O处的轴上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光滑挡板(如图),当挡板与斜面夹角缓慢增大的过程中光滑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和球对挡板的作用力如何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均做)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
F
F
是为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F′
F′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不变
不变
.(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闵行区二模)本题中A.B分别为一期教材、二期新教材分叉题,考生选择只能选A组的全部或B组的全部完成
(A题 )如图所示,ABC和AD是两个高度相等的光滑斜面,ABC由倾角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且AB+BC=AD,两个相同的小球a、b从A点分别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滑到底部的先后次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