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

活塞推动的距离。

【答案】①88cmHg ②45cm

【解析】试题分析:解析设左管横截面积为S,则右管横截面积为3S,以右管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状态p180 cmHgV111×3S33S

两管液面相平时,Sh13Sh2h1h24cm,解得h21cm

此时右端封闭管内空气柱长l10cm

V210×3S30S

气体做等温变化有p1V1p2V2

80×33Sp2×30S解得p288cmHg

以左管被活塞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

p176cmHgV111Sp2p288cmHg

气体做等温变化有p1′V1p2′V2

解得V295S

活塞推动的距离为L11cm3cm95cm45c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MNPQ矩形区域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与MN边平行。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垂直MN边进入这个区域做直线运动,从C点离开区域。如果仅将磁场撤去,则粒子从B点离开电场区;如果仅将电场撤去,则粒子从D点离开磁场区。设粒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从AB、从AC和从A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离开BCD三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k1Ek2Ek3,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则

A. t1t2<t3

B. t1< t2t3

C. Ek1Ek2<Ek3

D. Ek1>Ek2E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表面光滑的斜面体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它的两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且的顶端装有一定滑轮,一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连接A、B两个小滑块,细绳与各自的斜面平行,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A、B恰好在同一高度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绳后,A、B滑至斜面底端

A滑块A的质量大于滑块B的质量

B两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两滑块同时到达斜面底端

D两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滑块A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 t2~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t2~t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绳竖直,cd段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M(M>2m),重力加速度为g,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当A刚离开地面时,B获得最大速度(B未触及滑轮,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从释放C弹簧的压缩量;

(2)物体B的最大速度vm

(3)若C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从释放C开始到物体A恰好要离开地面时,细线对物体C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粗细均匀的边长为L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垂直于磁场边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测得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A. 线框受到的水平外力一定是恒定的

B. 线框边长与磁场宽度的比值为38

C. 出磁场的时间是进入磁场时的一半

D. 出磁场的过程中外力做的功大于进入 磁场的过程中外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相距1 m时的相互吸引力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值

C.引力常量的测出,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D.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R0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在中性面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零

B. 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C. 当滑动触头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升高

D. 当用户数目增多时,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P应向上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