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灯泡的IU图象。根据图象计算,甲、乙两灯泡串联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实际发光的功率约为()
A. 3W、5W B. 20W、12W C. 40W、46W D. 60W、70W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粮仓为了把大米送到一定高度处的储藏间,铺设如图所示的传输装置,其中 AB 为长度 L1=4m的水平传送带,CD 为长度 L2=9m、倾角θ=37°的倾斜传送带,两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可调。现将一 袋大米无初速地放在 A 端,设米袋从 B 转移到 C 时速度大小不变,已知米袋与两传送带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均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 g=10m/s2,sin37°=0.6, cos37°=0.8。现在对设备按照如下两种方式进行调试:
(1)使水平传送带以 v1=5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倾斜传送带不转动。求:
①米袋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距离;
②米袋沿倾斜传送带所能上滑的距离。
(2)使两条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 v2 顺时针匀速转动,为了使米袋能被运送到 D 端,试通过分析计算 v2 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理想自耦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311sin100πt(V),现将滑片P滑至线圈中点,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 电压表的示数为440V
C.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Q上移,电压表示数减小
D.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Q上移,电流表示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五幅图中关于振动和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粗糙斜面上的金属球M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则该运动是简谐运动
B.若单摆的摆长为,摆球的质量为m、位移为x,则此时回复力为F=-
C.若此图为某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则此时质点A、C之间的距离就是该波的一个波长
D.若实线为某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且此时质点M沿y轴负向运动,则经极短时间后波形图可能如虚线所示
E.人站在水边观察,看不到远处水面下的物体,是因为水面下远处物体的光线射到界面上,入射角较大,发生了全反射,没有光能射到人眼处而不被觉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B和CB与水平面均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倾角分别为α、β,OB=h。细线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小物块和挡板之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小物块与弹簧不连接),烧断细线,小物块被弹出,滑上斜面AB后,恰好能运动到斜面的最高点,已知知AD=l,小物块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弹簧对小物块做功为μmgl
B. 斜面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
C. 细线烧断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gh+μmg(+l)
D. 撤去斜面AB,小物块还从D点弹出,将沿斜面CB上滑并从B点飞出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B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闭合后,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恰好在P点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有的电流,P点电势升高
B. 若将A板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的电流,P点电势不变
C. 若将S断开,且将A板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无电流,P点电势不变
D. 若将S断开,再将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无电流,P点电势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2m/s.(取第1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假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飞船沿距地球表面高度为5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地点B时,再次点火变轨进入近地轨道Ⅲ,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判断飞船在轨道Ⅲ上B点的线速度与飞船在轨道Ⅱ上A点的线速度的大小关系
B. 飞船在轨道I上运行的角速度为
C. 飞船在轨道Ⅲ上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动量
D. 飞船从轨道I上的A点运动到轨道Ⅱ上B点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伏安法测电阻R,按(甲)图测得的结果为R1,按(乙)图测得的结果为R2,若电阻的真实值为RZ,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R1 > RZ > R2
B. R1 < RZ < R2
C. RZ > R1,RZ > R2
D. R1 = RZ = 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