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些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       点和       点;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测量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利用上述数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若表达式                                        成立,则可验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1)BE(2)A,C(3)

试题分析:(1)为了保证碰撞前后使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不变,故必须使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2)小球a和小球b相撞后,小球b的速度增大,小球a的速度减小,都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不难判断出各自做平抛运动的落地点,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求出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根据动量的公式列出表达式,代入数据看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相等.
解:(1)要验证动量守恒,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及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碰撞前后小球都做平抛运动,速度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所以需要测量的量为:小球a、b的质量ma、mb,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故选BE。
(2)A,C。
(3)B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A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C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
碰撞前a的速度 
碰撞后a的速度
碰撞后b的速度 
,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带入数据得:.
点评:掌握两球平抛的水平射程和水平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其目的是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且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出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切线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每次可以不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能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坐标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猜想地面上的重力、地球吸引月球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遵循同样的“距离平方反比”规律,牛顿为此做了著名的“月一地”检验。牛顿根据检验的结果,把“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月一地”检验分为两步进行:
(1)理论预期:假设地面的地球吸引力与地球吸引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引力是同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设地球半径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已知r=60R) 。那么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1:            
(2)实测数据验算: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r=3.80×108m,月 球运行周期T=27.3天=s,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由此计算月球绕地 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a´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1:                       
若理论预期值与实测数据验算值符合,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 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 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如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a)             (b)
回答下列提问:
(1)(2分)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研究平抛运动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A使它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达到    ①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并将测得各记数点间距标在下面(如图2),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②  段来计算A车的碰前速度,应选   ③   段来计算A车和B车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填“AB”或“BC”,或“CD”“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图甲所示的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D.选用装置2时,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所显示的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要低于水面
C.选用装置3时,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除上述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的每秒十几帧至几十帧的照片,获得平抛轨迹
(2)如图乙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g取10 m/s2,求:①闪光频率是(   )Hz; 


②小球运动的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是 (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S1=7.05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cm,则A点处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上所有数据),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质量为m1=1.0kg和m2(未知)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不计,其x~t (位移-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m2等于多少千克?
②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