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6?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F=10N,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3)如果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F作用的时间不能小于多少?
分析:(1)当小物体相对于木板刚要滑动时,F达到最大,此时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先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解F的最大值.
(2)由题F=10N时,小物体相对于木板相对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小物体和木板的加速度.当小物体离开木板时,木板相对于小物体的位移等于L,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由速度公式求解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3)若F作用时间最短,则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板的加速度大于滑块的加速度.所以在力F作用时间内木板的速度必大于滑块的速度,若力F作用一段时间停止后,木块继续做匀加速运动,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当两者的速度恰好能够相等并且木块滑到木板最右端时达到下滑的临界状态,这时木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为L,则力F作用在木板上的时间就是最短时间.根据动量守恒和运动学位移关系联立求解时间.
解答:解:(1)物块随木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
对小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
F=μ(M+m)g=0.1×(3+1)×10N=4N
(2)小物体的加速度a1=
μmg
m
=μg=0.1×10=1m/s2

木板的加速度a2=
F-μmg
M
=
10-0.1×1×10
3
=3m/s2
1
2
a2t2-
1
2
a1t2=L

解得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t=
1.6
s

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v1=a1t=
1.6
m/s

Ek1=
1
2
m
v
2
1
=0.8J

(3)若F作用时间最短,则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速度相同.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1,物体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t,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的速度为V
则v=a1t=tv1=a1t1=t1v2=a2t1=3t1
由动量守恒定律:mv1+Mv2=(m+M)v
t1+9t1=4t得t=2.5t1
由位移关系
v2
2
t1+
v2+v
2
(t-t1)=
v
2
t+1.6
解得t×t1=1.6
将t=2.5t1代入得t1=0.8s

答:(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4N
(2)如果F=10N,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0.8J
(3)如果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F作用的时间不能小于0.8s
点评:本题是基本滑板模型问题,关键会判断小物体和木板能否发生相对滑动,以及一旦发生相对滑动时,能够根据受力判断物体的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武汉模拟)我国曾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想“嫦娥1号”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嫦娥1号”在月球上着陆后,自动机器人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仪器重力为P.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武汉模拟)如图所示,绝热气缸直立于地面上,光滑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并静止在A位置,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活塞上,活塞最终静止在B位置(图中未画出),则活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武汉模拟)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100V,内阻不计,R1、R2、R4的阻值均为300Ω,R3为可变电阻.C为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且通过竖直放置的荧光屏中心,极板长为L=8cm,板间距离为d=1cm,右端到荧光屏距离为s=20cm,荧光屏直径为D=5cm.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E0=9.6×102eV的动能连续不断地向右射入平行板电容器.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要使电子都能打在荧光屏上,变阻器R3的取值范围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武汉模拟)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 1.5t 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 3t 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 20m/s的速度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