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上A点固定一弹簧发射器,D点与半径R=lm的竖直半圆形轨道相接,O为轨道圆心、D为最低点:粗糙部分BC段长l=lm,其余部分光滑.将质量kg的物块a压紧弹簧,释放后滑块a与静置于C点右侧的质量kg的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已知物块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μ=0. 25.物块均可看成质点.

(1)若物块b被碰后恰好能通过圆周最高点E,求其在平抛运动中的水平位移大小;

(2)在弹性势能J时弹出物块a,求b被碰后运动到D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用质量kg的物块c取代a,问:弹性势能EP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才能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不考虑物块b脱离轨道后可能的碰撞)

①物块c能与b碰撞;②cb的碰撞不超过2.(已知碰撞是弹性正碰)

【答案】(1)x=2m (2),方向竖直向下 (3)

【解析】

1)恰好过最高点:

做平抛运动:

所以,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

x=vt=2R=2m

2)由动能定理:

m/s

得:

va2= –4m/svb2=8m/s

得:

FN=74N

方向竖直向下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方向竖直向下.

3)情况1发生一次弹性碰撞:物块b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高度超过O点等高点,则

因为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交换速度,所以碰前c的速度

J

情况2发生二次弹性碰撞:要碰

J

仅碰两次

J

7. 5J<12. 5J

综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则:

(1)该纸带运动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2)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1 m长的粗绳 B1 m长的细线

C.半径为1 cm的小木球 D.半径为1 cm的小铅球

E.时钟 F.秒表 G.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H.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I.铁架台 J.附砝码的天平

(2)一位同学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步骤:

A.组合单摆:选择相应器材组成单摆,并用铁夹将绳的上端固定;

B.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C.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在放手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测量单摆50次全振动的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

D.将所测得的lT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单摆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

从上面操作步骤中找出两处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自由落体仪(如图所示)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每次从同一点A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并遮断两个光电门BC,从而触发与之相接的光电毫秒计时器.每次下落,第一次遮光(B处)开始计时,第二次遮光(C处)停止计时,并可读出相应的BC两处位置坐标.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C的下落时间为t1BC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1.现保持光电门C位置不动,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再做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从BC的下落时间为t2BC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则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试验中:

(1)实验提供了下列器材:

A.小铁球

B.小塑料球

C.30cm长的摆线

D.100cm长的摆线

E.手表

F.秒表

G.毫米刻度尺

H.游标卡尺

I.铁架台

(1)从上述器材中选用最合适的(填写器材代号)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不同的仪器测得甲、乙两图所显示的数据,则甲图表示小球的直径为d=_________mm乙图中表示N次全振动所花的时间为t=________s

(3)若用米尺测得的摆线长为L,结合第(2)题所给的物理量可得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计算公式为g=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 =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 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 = 0.02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t = 0.02 s时,质点B处在波谷位置

C.此波的传播速度为75 m/s

D.t = 0时起,经过0.02 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0.5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水平粗糙地面上,使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向上拉, 第二次是斜下推,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大小也相同,位移大小也相同,则

A. 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同

B. 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同

C. 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同

D. 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用竖直向上的力F向上提它,力F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小于图乙中A点横坐标表示的值时,物体的重力,物体不动

B.图乙中A点的横坐标等于物体的重力值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成正比

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B的纵坐标等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___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__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要得到弹簧伸长量,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作出图象,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