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分)某同学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②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研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所受阻力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均为相邻的打点),测出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间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0m/s2,重锤质量为m=1.0kg,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在从A下落到E的过程中,阻力大小为     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

(1)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说成应接交流电也算正确);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说成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也算正确)。
(2) 0.25N(0. 24—0.26都算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1)打点计时器只能用交流电源,不能接在直流电源上;释放重物体时,尽可能让重物体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才能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
(2)由于阻力保持不变,B点的速度就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同样D点的速度等于CD段的平均速度,即,因此下落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阻力
考点:机械能守恒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根据老师提供的以下器材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原理图.

A.电压表V(15V,10kΩ)
B.电流表G(量程3.0mA,内阻Rg为10Ω)
C.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0.5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F.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1)该同学没有选用电压表是因为________;
(2)该同学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3串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的电压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_V;
(3)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编号);
(4)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以下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出了如上图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干电池的内阻r=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分)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和上述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则流过灯泡的电流约为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

(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 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获得一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0.2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时刻小球的速度=____________m/s;
(2)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___ m/s2
(3)对(2)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2)在做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3)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9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根据此闪光照片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     m/s,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力的合成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C.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两细绳必须等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        (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的条件。
(3)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 =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