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则有

A. 若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 若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 若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 若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大

【答案】AD

【解析】

先根据电容的决定式,抓住电量不变,再由电容的定义式C=Q/U分析电容器板间电压的变化,即可作出判断.

保持S不变,增大d,由电容器的决定式知,电容C变小,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Q/U分析可知电容器板间电压增大,则θ变大。故A正确,B错误。保持d不变,减小S,由电容器的决定式知,电容变小,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Q/U分析可知电容器板间电压变大,则θ变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所示,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 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 车速只要低于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 车速虽然高于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 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的值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通电细杆放在倾角为θ的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d,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有电流通过细杆,细杆恰好静止于导轨上。细杆与导轨间的摩擦力 一定不为零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为aA、电势能为EA;在B点的加速度为aB、电势能为E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aA>aBEA>EB

B. 粒子带负电,aA>aBEA>EB

C. 粒子带正电,aA<aBEA<EB

D. 粒子带负电,aA<aBEA<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真空室内竖直条形区域I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条形区域(含I、区域分界面)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磁场和电场宽度均为L且足够长,M、N为涂有荧光物质的竖直板。现有一束质子从A处连续不断地射入磁场,入射方向与M板成夹角且与纸面平行,质子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速度大小为的低速质子,另一部分为速度大小为的高速质子,当I区中磁场较强时,M板出现两个亮斑,缓慢改变磁场强弱,直至亮斑相继消失为止,此时观察到N板有两个亮斑。已知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e,不计质子重力和相互作用力,求:

【1】此时I区的磁感应强度;

【2】到达N板下方亮斑的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N板两个亮斑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B的加速度比A的大

B. 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 B在最高点的速度等于A在最高点的速度

D. B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在落地时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他截取了其中的一段,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约为R

(1)该同学将米尺的0刻度线与金属丝的左端对齐,从图甲中读出金属丝的长度L=______mm

(2)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从图乙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_____mm

(3)该同学选择多用电表“×10”档粗测金属丝的电阻,从图丙中读出金属丝的电阻R=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描绘电场,图甲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图乙是电场中的一些点:O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EF 是连线垂直平分线上关于 O 点对称的两点,BC AD 是两点电荷连线上也关于 O 点对称的点,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BC 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B. AD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EF 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D. 将一正电荷从B 点移动到 C 点,该正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造地球卫星A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之比为FAFB=11

B. 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vAvB=1

C. 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为TATB=21

D. 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为ωAωB=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