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则由下面哪组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A.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B.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C.已知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
D.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BC

试题分析:A中地球质量两边抵消,无法算出地球的质量,所以A不可以,由公式,B可以。在地球表面,根据,C可以算出。,可知同步卫星的半径为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之和,由于地球半径不知道,所以没办法算出地球质量,D错;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天体运动的问题其实还是圆周运动的问题,只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另外字母参量较多,公式较多,考查了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一探测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探测卫星在A点测出对地球张角为θ。求:

(1)探测卫星在A点时距离地面的高度;
(2)探测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小;
(3)探测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若提高难度,不给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它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其中还有备用卫星在各自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6.6R,如果某一备用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地球自转周期的则该备用卫星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
A.3.3RB. 2.3RC.0.65RD.1.65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B.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
C.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
D.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2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点火变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4……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卫星第2、3、4次点火选择在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远地点的高度
B.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
C.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为s0,下面列出的是同步卫星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嫦娥奔月”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嫦娥一号”升空后,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远地点A距地面高为h1­,在远地点时的速度为v,然后经过变轨被月球捕获,再经多次变轨,最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2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已知地球半径为R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求“嫦娥一号”在远地点A处的加速度a;
(2)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2,引力常量为G,求“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绕月轨道后,在近月点经历3次制动点火,先后变成12小时、3.5小时、127分钟三种工作轨道,其轨迹示意图为如图所示的A、B、C,在卫星3.5小时工作轨道与127分钟工作轨道上分别经过近月点时相比较(    )

A.速度大小相等
B.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3.5小时工作轨道上经过近月点时的速度较大
D.在3.5小时工作轨道上经过近月点时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