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 )

A.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

B.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答案】D

【解析】

A.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所以弹簧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因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所以滑块可能只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也可能有弹簧的弹力,A错误;

B.弹簧对滑块可以是拉力,故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B错误;

C.由于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不可能为零,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C错误;

D.静摩擦力一定等于重力的下滑分力,故为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它是能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储能装置。充电宝的转化率是指电源放电总量占电源容量的比值,一般在0.60-0.70之间(包括移动电源和被充电池的线路板、接头和连线的损耗)。如图为某一款移动充电宝,其参数见下表,则

容量

10000mAh

兼容性

兼容大部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边充边放

保护电路

输入

DC5V2A MAX

输出

USB lDC5V lA USB2DC5V 2.1A

尺寸

140x63×22mm

转换率

0.6

显示方式

液晶显示

重量

285g

A. 充电宝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该充电宝最多能储存能量为1.8×105J

C. 该充电宝电量从零到完全充满电的时间约为3h

D. 该充电宝给电量为零、容量为2000mAh的手机充电,则理论上能充满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b)中的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____(选填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876年美国物理学家罗兰完成了著名的罗兰实验.罗兰把大量的负电荷加在一个橡胶圆盘上,然后在圆盘附近悬挂了一个小磁针,将圆盘绕中心轴按如图所示方向高速旋转时,就会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忽略地磁场对小磁针的影响.则(  )

A. 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因为橡胶圆盘无电流

B. 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了电荷的运动会产生磁场

C. 当小磁针位于圆盘的左上方时,它的N极指向左侧

D. 当小磁针位于圆盘的左下方时,它的N极指向右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的质量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象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 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 - F关系图象是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A.m=0.5kgB.μ=0.4C.m=1kgD.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斜面倾角,可视为质点的一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另一也可视为质点的A物块从离水平面高度为H=3m的位置静止释放,到达斜面底端进入水平轨道后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物块A反弹后能上升到距离水平面最高为h=m处。已知物块A与斜面间及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g=10m/s2sin=0.6cos=0.8,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块与B物块碰前的速度大小为6m/s

B.A物块与B物块的质量之比为12

C.A 物块与B物块碰后的速度大小为2m/s

D.碰后B物块还能在水平面上运动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均可视为质点且质量均为m=2kg的物块ab放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在斜面底端和a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轻弹簧。现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0=0.4m.从某时刻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b到达轻弹簧的原长位置,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物块b加速度的大小;

(2)在物块ab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3)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k为劲度系数,x指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那么在ab分离之后a还能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