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18 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某小队以线上一点为原点,沿赛道向前建立 x 轴,他们为机器人甲乙编写的程序是,让他们的位移 x( m)随时间 t( s)变化规律分别为:,则( )

A. 从原点出发后的较短时间内,乙在前,甲在后

B. 甲乙再次相遇前,最大距离 9m

C. 两机器人在 x=54m 处再次相遇

D. 8s 时,两机器人相遇

【答案】ABC

【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比较系数可得甲的初速度为乙做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关系式可知从原点出发后的较短时间内,乙在前,甲在后,故A正确;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代入数据可得:,则甲运动的位移为:,乙的位移为:,距离为:,故B正确;再次相遇时位移相等:,解得:,则乙运动的位移为:,故C正确,D错误。所以ABC正确,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CD为半径为R=1 m1/4圆弧形光滑轨道,BC为一段长2m的水平轨道.质量为2kg的物体从轨道A端由静止释放,若物体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

(l)物体第1次沿CD弧形轨道可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可以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如图所示,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相应序号)。

①实验中需保证一根弹簧秤拉动橡皮筋和两根弹簧秤拉动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相同的长度;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2)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图中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实际值。通过把两者进行比较,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AB两部分理想气体的Vt图象,已知该两部分气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273℃时,气体的体积AB0.2 m3

B. tAtB时,VAVB=31

C. tAtB时,A气体的分子密集程度大于B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

D. AB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压变化,它们的压强之比pApB=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刻两个物体相遇

B. Ⅱ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C. Ⅰ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在不断减小

D. 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晴朗的天气,小明觉得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很美,于是画了一幅鱼儿戏水的图画(如图所示)。但旁边的同学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正确画出草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

①请在答题纸上画上你认为正确的草图 ______

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认为小气泡在水中缓慢上升,则小气泡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清晨上学途中,当绿灯亮起时,李明骑着电动车从桃园路口开始沿迎泽大街平直的非机动车道向东行驶,在他从桃园路口到新建路口的过程中,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求:

(1)电动车在0-20s内、45-60s内的加速度;

(2)电动车在0-45s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物体由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抛出,在恒力作用下轨迹如图所示,A为轨迹最高点,B为轨迹与水平x轴交点,假设物体到B点时速度为vB v0x轴夹角为αvBx轴夹角为,已知OA水平距离x1小于AB水平距离x2,则( )

A. 物体从OA时间大于从AB时间

B. 物体在B点的速度vB大于v0

C. 物体在O点所受合力方向指向第一象限

D. α可能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

A.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

C.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