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第一宇宙速度是用r=R计算出来的实际上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都是r>R,那么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线速度都是(  )
A.等于第一宇宙速度B.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小于第一宇宙速度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由F=F
F=G
Mm
r2

F=m
v2
r

解得v=
GM
r

其中r=R+h,当h很小时,r近似等于R.此时r最小,线速度最大,即为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最大环绕速度,故答案为C项.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已知飞船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飞船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
(1)速度v的大小和周期T.
(2)速度v的大小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大小之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速率相等,它们的轨道半径和绕行周期一定相同
B.若己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平均密度
C.在同一轨道上同方向运行的相距较远的两颗卫星,若将前面卫星速率减小,后面卫星会和前面卫星发生碰撞
D.若已知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圆轨道的高度、运行周期、月球平均半径和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3年12月2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离月面高度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运行4天后,变轨最终降落在月面.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1
81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1
4
,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环月圆轨道上的嫦娥三号线速度最接近(  )
A.1.75km/sB.3.1km/sC.7.9km/sD.11.2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用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减少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圆周轨道上运行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设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运动的速度为
2gR
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4π
2g
R
C.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1
2
g
D.卫星运动的角速度为
g
8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经历14天的飞行后,“嫦娥一号”卫星接近月球,实施首次“制动变轨”,进入月球捕获椭圆轨道,又经历两次“制动变轨”,最终进入预定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
(1)卫星在靠近月球前先进行变轨,在预定点处启动卫星上的喷气推进器,为使卫星从椭圆轨道进入环月飞行圆轨道,如图所示,推进器是向前喷气还是向后喷气?
(2)若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
R0
R
=3.6,地球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g0
g
=6,求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
(3)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在环月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为T,试求卫星在环月圆轨道上运行时离月球表面高度和卫星环月圆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面高度h=3R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这颗卫星运动的线速度为多大;
(2)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
(3)质量为m的仪器放在卫星内的平台上,仪器的重力为多大?它对平台的压力有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月球探测卫星先贴近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E_k1,周期为T1;再控制它进行一系列变轨,最终进入贴近月球表面的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Ek2,周期为T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1,月球质量为M2,则M1:M2为(  )
A.
T1Ek2
T2Ek1
B.
T1
T2
(
Ek1
Ek2
)3
C.
T1
T2
(
Ek2
Ek1
)3
D.
T1
T2
Ek1
E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