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乙两人分别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已知甲的拉力大小为800N,方向与航向夹角为30°。要保持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则乙用力最小为:(    )
A.与F垂直,大小为400N
B.与F垂直,大小为800/3 N
C.与河岸垂直,大小为400N
D.与河岸垂直,大小为400N
C
本题考查的是力的合成问题。要想保持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则必须要保持两个力的合力沿正中间直线方向,所以乙要想用力最小,则把甲垂直河岸的力平衡了就可以了。所以乙用力与河岸垂直,大小为,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给你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条,一张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两个),方木板等按课本要求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主要步骤有: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至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标度做出这个拉力F ′ 的图示;
B.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让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E.把白纸钉在木板上,并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让两根细绳套拴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结点);
F.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的图示,以F1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G.  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1)将上述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在后面:                                            
(2)在本实验中,用F表示理论合力,F′ 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则下面的两个图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l,小环保持静止。试求:
  
(1)小环对杆的压力;
(2)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劈的斜面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0°,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小球与斜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则:

(1)当劈静止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若地面对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劈的支持力的k倍,为使整个系统静止,k值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2011年清华附中检测) 如图2-2-17所示,α=30°,装置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若用F=100 N的水平推力使滑块B保持静止,则工件上受到的向上的弹力多大?

图2-2-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吊环王”陈一冰成功捍卫荣誉,以16.075分摘得金牌成功卫冕,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FT增大,F不变    B.FT增大,F增大
C.FT增大,F减小 D.FT减小,F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PQ为水平放置的光滑细长杆,质量均为m的两小球 A、B穿于其上.两球用长度均为L的轻线结于O点,A、B球间杆上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被压缩的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长度也为L.质量为m/2的C球用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与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m的D球相连,求弹簧的形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广东理综·T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 > F2> F3B.F3 > F1> F2
C.F2> F3 > F1D.F3> F2 > 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5N,已知F1=3N,则F2可能的取值为(     )
A.7NB.8NC.9ND.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