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点为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5、6…,经测量得:χ1=1.20cm,χ2=2.60cm,χ3=4.10cm,χ4=5.40cm,χ5=6.80cm,χ6=8.30cm,则打第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0.19
0.19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1.4
1.4
m/s2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的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每隔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1=
(x1+x2)
2T
=
(1.20+2.60)×10-2m
2×0.1s
=0.19m/s

根据题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x=1.40cm,由△x=aT2得:
a=
△x
T2
=
1.40×10-2m
(0.1s)2
=1.4m/s2

故答案为:0.19,1.4.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l、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
①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
L1和L3
L1和L3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n=
L1
L3
n=
L1
L3

②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0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准备了下列仪器:
A.白炽灯    B.双窄缝片    C.单窄缝片     D.滤色片 E.毛玻璃光屏
①把以上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是
ADCBE
ADCBE
(填字母).
②在某次实验中,用某种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其中相邻两条亮纹a、b的位置可利用测量头上的千分尺确定,如图所示.其中表示a纹位置(甲图)的千分尺的读数为
1.735
1.735
mm.
③如果上述实验中双缝与光屏间距为1m,所用双窄缝片是相距0.18mm规格的双窄缝片,则实验中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
523
523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如图所示,A为固定橡皮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子,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甲中弹簧秤B的读数为
 
N;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是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精英家教网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小明用多用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A、B间接多用电表.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多用电表的
 
,检查并调节指针指零.
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至
 

C.红、黑表笔分别与图甲中接,逐渐调节R使多用表指针有足够的偏转,记下此时电阻箱示数和多用电表示数I.
D.改变R的阻值测出几组I随R变化的数据,作出R-
1I
的图线如图(丙)所示.
②由图丙可求得电动势E=
 
V,内阻r=
 
Ω.
③由于多用表不是理想电表,所以测得电源内阻比实际偏
 
(选填“大”或“小”).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 (2分)如图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读数是____mm

(2) (6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除了斜槽、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两个小球、白纸、复写纸、圆规、铅笔等外,下列哪些器材是本实验需要的?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刻度尺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 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可以不水平
C.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D.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E. 不放被碰小球时,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滚下,实验1次,放上被碰小球时,要重复实验10次
(3) (9分)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一节新干电池。

①由于新干电池内阻太小,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时,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都很明显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都不明显
C. 电流表示数变化明1,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
D. 电流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
②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器材有: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0.15A的电流表A1(内阻约1Ω);量程0.6A的电流表A2(内阻约1Ω);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10Ω);滑动变阻器R(0?1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该选用______(选填"A1”或“A2” )。
开始实验之前,S1 ,S2都处于断开状态。闭合S1, S2接1,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读数U0,电流表读数I0; 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______,内阻的表达式r=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 (2分)如图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读数是____mm

(2) (6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除了斜槽、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两个小球、白纸、复写纸、圆规、铅笔等外,下列哪些器材是本实验需要的?___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刻度尺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 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可以不水平

C.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D.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E. 不放被碰小球时,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滚下,实验1次,放上被碰小球时,要重复实验10次

(3) (9分)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一节新干电池。

①由于新干电池内阻太小,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时,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都很明显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都不明显

C. 电流表示数变化明1,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

D. 电流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

②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器材有: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0.15A的电流表A1(内阻约1Ω);量程0.6A的电流表A2(内阻约1Ω);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10Ω);滑动变阻器R(0〜10Ω); 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该选用______(选填"A1 ”或“A2” )。

开始实验之前,S1 , S2都处于断开状态。闭合S1, S2接1,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读数U0,电流表读数I0; 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______,内阻的表达式r=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