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被固定于轻杆的一端,轻杆另一端与铰链相连,铰链固定于地面O处,轻杆长为L,开始时小球处在最高点且静止,现给小球轻微扰动,使其由静止开始向右倒下,重力加速度为g,轻杆质量不计:
(1)求小球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及杆中的弹力大小;
(2)如图所示撤去铰链将轻杆直接置于地面O处,仍使小球从最高处由静止向右倒下,若轻杆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足够大,求小球落地瞬间速度的方向及杆中弹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放置有一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汽缸的横截面积S=2.5×10-3 m2.汽缸内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活塞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一根细杆与天花板固定好.汽缸内密封有温度t0=27 °C,压强为p0的理想气体,此时力传感器的读数恰好为0.若外界大气的压强p0不变,当密封气体温度t升高时力传感器的读数F也变化,描绘出F-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力传感器的读数为5 N时,密封气体的温度t;
(2)外界大气的压强p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光电门研究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的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滑块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可近似为遮光条的宽度与遮光时间的比值。
(1)若某次实验记录的时间为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则此次实验中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可表示为v=___________(用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为使(1)中结果更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
B.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减小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接着匀速行驶到收费站中心线,再加速至15m/s行驶。设汽车质量为1200kg,所受摩擦阻力为汽车重力的0.1倍。
(1)假设进收费站时不施加牵引力(怠速行驶),利用摩擦阻力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应距收费站中心线多远处开始减速;
(2)车头通过中心线(成功计费)后,计划在40m内加速到15m/s,则牵引力至少多大;
(3)求出上面这种行驶方式与不收费通过(不落杆全程匀速)相比因为收费而延误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原来在地面上静止的货物向上提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利用传感器记录货物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则( )
A.0~3 s内拉力功率恒定不变
B.5~7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C.5~7 s内运动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增加
D.0~3 s内的平均速度比5~7 s内的平均速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遮光条宽度d=6.0 mm,光电门甲和乙相距l=1.00 m。实验时,滑块可以由光电门甲上方某位置自由下滑。某次实验中,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甲、乙的时间分别为t1=6.0×l0-3 s和t2=2. 0×10-3 s,则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m/s2;测得光电门甲、乙的竖直高度差h=0.60 m, g取10 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五根标志杆,相邻两杆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一辆汽车以v0=20m/s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当司机经过O点时开始刹车,由于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先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开始刹车后的0~7.5s内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如tB=5.5s、tC=7.5s分别是司机经过B、C杆的时刻.求:
(1)司机的反应时间t1
(2)相邻两根标志杆的距离L
(3)A杆距O点的距离XO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