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试在下列简化的情况下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物体为质点,作用力是恒力,运动轨道为直线。要求写出每个符号以及所得结果中每项的意义。

2)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物块的质量为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初,用手按住物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x。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v。试用动能定理求此过程中弹力所作的功。

【答案】(1) 证明过程见解析;(2)

【解析】

(1)用m表示物体质量,F表示作用于物体的恒定合力,在此力作用下,物体由位置a沿直线移动到b点,设位移为s,物体在a点的速度为v1,在b点速度为v2,则外力作的功

W=Fs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

由运动学公式

(2)(3)代入(1),得到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式中W为作用于物体合力所作的功,为物体的未动能,为物体的初动能,④式表示作用于物体的合力作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设W弹为弹力对物体作的功。因为克服摩擦力作的功为μmgx,由动能定理 ,得:

W=-μmgx=

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一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组成,BC分别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其半径R=1m,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从左側水平轨道上的A点以大小v0=12m/s的初速度出发,通过竖直平面的圆形轨道后,停在右侧水平轨道上的D点。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L1=5.75m,物块与水平轨道写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m/s2,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求:

(1)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C

(3)BD两点之间的距离L2,以及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空降兵是现代军队的重要兵种.一次训练中,空降兵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竖直跳下(初速度可看做0,未打开伞前不计空气阻力),下落高度h之后打开降落伞,接着又下降高度H之后,空降兵达到匀速,设空降兵打开降落伞之后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即f=kv2,那么关于空降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降兵从跳下到下落高度为h时,机械能损失小于mgh

B. 空降兵从跳下到刚匀速时,重力势能一定减少了mgH+h

C. 空降兵匀速下降时,速度大小为mg/k

D. 空降兵从跳下到刚匀速的过程,空降兵克服阻力做功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 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 t2时刻小球势能最大

D. t2时刻绳子最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都相同。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点始终处于波峰位置

B. C点和D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C. 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D. 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下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分别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进入粗糙水平面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从斜面 底端进入水平面时的能量损失。已知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比b的平均速度小

B. 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C. 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长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克服摩擦力做功比b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进行物理实验,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光电门可以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所用的时间。滑块上装有拉力传感器,可以读出细线上的拉力大小。

①实验前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b)所示,则d=_____mm

②滑块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右端的定滑轮与托盘(盘内有砝码)相连,将滑块由图(a)所示位置释放,若己知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以及遮光条宽度d,还测出两光电门间距离L,则滑块的加速度可用上述物理量表示为a=_____

③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进行牛顿定律的验证,关于牛顿定律的验证某同学提出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

A.测量遮光条宽度时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系统误差

B.实验中加速度己由②中获得,只需读取拉力传感器的读数F并测得滑块、遮光条、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即可验证牛顿定律

C.因为拉力传感器可以直接读取拉力,所以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右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滑块的细绳与导轨平行

D.因为拉力传感器可以直接读取拉力,所以不需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滑块、遮光条、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已知状态A的压强为Pa.求:

(1)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压强分别为多大?

(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

(3)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1024日,嫦娥五号探路兵发射升空,为计划于2017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五号探路,并在8天后以跳跃式返回技术成功返回地面。跳跃式返回技术指航天器在关闭发动机后进入大气层,依靠大气升力再次冲出大气层,降低速度后再进入大气层。如图所示,虚线为大气层的边界。已知地球半径R,地心到d点距离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五号b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嫦娥五号d点的加速度小于

C. 嫦娥五号a点速率大于在c点的速率

D. 嫦娥五号c点速率大于在e点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