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7世纪,物理学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它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这次飞跃是指

A. 开普勒行星理论

B. 牛顿力学的建立”

C. 量子力学的建立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17世纪,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故B项正确。A项的领域与材料无关,排除。量子力学、相对论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故排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荷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运动时,磁场对运动电荷的洛伦兹力等于电荷的电荷量、速率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三者的乘积,即FqvB,该式中四个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依次为(  )

A. J,C,m/s,T B. N,A,m/s,T

C. N,C,m/s,T D. N,C,m/s,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数据指时刻的是(

A. 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s

B. 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5正式上课

C. 199771日零时,中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5s内楼上的小球落到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两个同心金属环,半径分别是r2r,磁感应强度为B,在两环间连接有一个电容为C的电容器,ab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长为r的金属棒AB沿半径方向放置在两环间且与两环接触良好,并绕圆心以角速度ω做顺时针方向(从垂直环面向里看)的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a极板带负电

B. 金属棒AB中有从BA的持续电流

C.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D.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装好传感器,用于测量运动员在不同时刻下落的高度及速度。如图甲所示,运动员及所携带的全部设备的总质量为60kg,弹性绳原长为10m。运动员从蹦极台自由下落,根据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速度—位移(vl)图像。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下落运动轨迹为一条抛物线

B. 运动员下落速度最大时绳的弹性势能也为最大

C. 运动员下落加速度为0时弹性势能为0

D. 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弹性势能为180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个8 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可能的有(  )

A. 1 N10 N

B. 10 N10 N

C. 10 N20 N

D. 20 N2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平台上固定有光滑的半圆轨道,轨道半径R=0.6m.平台上静止着两个滑块A、B,mA=0.1kg,mB=0.2kg,两滑块间夹有少量炸药,平台右侧有一带挡板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为M=0.3kg,车面与平台的台面等高,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Q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P与Q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B与PQ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Q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点燃炸药后,A、B分离瞬间A滑块获得向左的速度m/s,而滑块B则冲向小车。两滑块都可以看作质点,炸药的质量忽略不计,爆炸的时间极短,爆炸后两个物块的速度方向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g=10m/s2。求:

(1)滑块A在半圆轨道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

(2)若L=0.8m,滑块B滑上小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要使滑块B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PQ之间的距离L应在什么范围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