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对气体压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地球对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产生的
B.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的
C. 气体压强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D. 某一密闭容器中各器壁受到的气体压强是相同的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8.0m/s,从此时起,图中的P质点比Q质点先经过平衡位置.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一定沿x轴正向传播
B. 这列波的周期是2.0s
C. t=0.25s时P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正向
D. t=0.25s时Q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设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在下列哪个电场中,只要给电子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自始至终沿一条电场线运动;而给电子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始终沿某个等势面运动
A. 匀强电场 B. 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 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 以上都不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合适的的实验器材。
(1)甲同学按图a中的实线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其中定值电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由电压表读数U和电流表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b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因为粗心,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如图a中的虚线所示。由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c所示。乙同学分析了图象出现异常的原因后,认为由图c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则由图c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比值定义物理概念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概念定义方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下列有关比值定义物理概念不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B. 电场强度是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个位置所受的力与其所带电荷量的比值
C. 电容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比值
D. 电流强度是某段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其电阻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小球A、B、C、D,其中A、B、C位于同一高度h处,A做自由落体运动,B沿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C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开始做斜抛运动,其运动的最大高度也为h.在每个小球落地的瞬间,其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A、PB、PC、PD.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PA=PB=PC=PD B. PA=PC=PD>PB
C. PA=PC>PB=PD D. PA>PC=PD>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其中跨过动滑轮的两侧细线及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未连细线)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释放小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到下列问题:
⑴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C.实验过程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
D.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⑵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⑶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则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板长为L,板的B端静止放有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与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板水平,在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α的过程中,小物体保持与板相对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 )
A. 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μmgLcosαsinα
B. 合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α
C. 板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α
D. 弹力对小物体做功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是滑板运动的轨道,AB和CD是一段圆弧形轨道,BC是一段长7m的水平轨道.一运动员从AB轨道上P点以6m/s的速度下滑,经BC轨道后冲上CD轨道,到Q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运动员的质量50kg.h=1.4m,H=1.8m,不计圆弧轨道上的摩擦.(g=10m/s2)求:
(1)运动员第一次经过B点、C点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2)运动员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3)运动员最后停在BC轨道上距B为多少米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