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个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计的频率为50Hz。

其中S1="3.92cm" 、S2=4.31cm、S3="4.70" cm、S4=5.09cm则图中2点的瞬时速度为=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a=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2.25m/s或225.25cm/s                   

试题分析:打点计时计的频率为50Hz,周期T=0.02s,图中2点的瞬时速度,根据逐差法可得
点评:逐差法求加速度可以把纸带上的每一段数据都用上,尽可能的减小了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得到下面的一条纸带,在用下列测量数据求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3,5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B.利用2,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C.利用1,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D.利用0,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时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如图),示数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9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cm、x2=5.60cm、x3=6.00cm、x4=6.40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   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   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为了测量某材质木块与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贴上待测牛皮纸,保证木块放在斜面顶端时能加速下滑,斜面与水平面间平滑连接。让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时,该同学只用一把刻度尺就完成了测量任务(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

(1)该同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字母符号来表示)
(2)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分)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小车运动的部分v-t图象,由此可以知道小车在第1 s内发生的位移大约是         m。(请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小车的长度(图甲),读数是          cm。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段金属丝的直径(图乙),读数是           mm。
③用多用电表“×100Ω挡”测量某电阻的阻值(图丙),该电阻为             Ω。
④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用“+”和“-0.6”两接线柱时(图丁),电流为        A。
⑤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用“+”和“-3”两接线柱时(图戊),电压为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测出点A、C间的距离为14.77 cm,点C、E间的距离为16.33 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 m/s2,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重锤的质量为m=1.0 kg,则C点对应的速度是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f=______ N
(2)另一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填序号).
A.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
B.该同学自编了实验数据
C.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不等于50 Hz
D.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