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测出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 (用Lnt表示).

(2)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2中的abc所示,其中ab平行,b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

D.图线a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

(3)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3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B(x2y2),可求得g= ______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______ 的(选项“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B 不变

【解析】(1)单摆的周期,由单摆周期公式可知,重力加速度

(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象的斜率,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对图线a,当L为零时T不为零,所测摆长偏小,可能是把摆线长度作为摆长,即把悬点到摆球上端的距离作为摆长,故A错误;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图线的斜率k偏小,B正确;由图可知,图线c对应的斜率k偏小小于图线b对应的斜率,由可知,图线c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C错误;由图示图象可知,图线a与图线b的斜率相等,由可知,图线a对应的g值等于图线b对应的g值,故D错误.

(3)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图象的斜率:,解得;通过g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漏加了小球半径后,不变,故不影响最后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装置示意图,现有带光滑圆弧轨道的粗糙水平桌面,物块AB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圆弧轨道上距离桌面h高处让A由静止滑下,在水平桌面上不放B的情况下,使A一直沿水平桌面运动到C处静止;

b)再让A从圆弧轨道上距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滑下,在桌面与弧轨道相接处放上B,使AB碰撞,碰撞后让AB继续运动直至分别停上在DE处;

c)重复多次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选取自己认为最理想的实验结果进行研究,根据该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要测量物块A的质量m1,物块B的质量m2,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写出物理量名称及表示符号);据实验测量出的数据和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

2)关于误差分析和实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B发生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B.如果AB发生的碰撞不是正碰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C.实验中所用的圆弧轨道不是真正的光滑,对实验的结果影响不大

D.实验中必须测量A起始位置距离桌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质量m=0.016kg,长L=0.5m,宽d=0.1m,电阻R=0.1Ω的矩形导线框,从距磁场上边界h1=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然后进入匀强磁场 ,如图所示,刚进入磁场时由于磁场力作用,线框刚好做匀速运动(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g10m/s2)。

1)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如果线框的下边通过磁场区域所用的时间t=0.15s,求磁场区的高度h2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出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

A. 减小初速度和抛出点高度

B. 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

C. 初速度的大小与抛出高度不变,向后远离小桶一小段距离

D. 初速度的大小与抛出高度不变,向前走近小桶一小段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千克由量子力学中普朗克常数为基准进行了重新定义。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质量表达式(其中ab为无单位常数,f为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g为重力加速度,u为速度)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室内自行车比赛中,运动员以速度v在倾角为θ的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m

C. 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vR

D. 如果运动员增大速度,运动员将可能做离心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其中跨过动滑轮的两侧细线及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未连细线)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释放小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到下列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C.实验过程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

D.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1,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2,方向与等势面平行。AB连线长为L,连线与等势面间的夹角为θ,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A. v1可能等于v2

B. 等势面b的电势比等势面c的电势高

C. 粒子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

D.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33年至1934年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反应生成物像天然放射性元素一样衰变,放出正电子e,且伴随产生中微子Av,核反应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温度、压强等条件变化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之变化

B. 中微子的质量数A=0,电荷数Z=0

C. 正电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外电子转变成的

D. 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则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α粒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