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地面上有A、B两个木块,A、B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A靠在墙壁上,用力F向左推B使两木块之间弹簧压缩并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 木块A离开墙壁前,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C. 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D. 木块A离开墙壁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分析系统所受的外力情况,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根据是否是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判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AB:撤去F后,木块A离开竖直墙前,竖直方向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水平面的支持力平衡,合力为零;而墙对A有向右的弹力,所以系统的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这个过程中,只有弹簧的弹力对B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B正确.

CDA离开竖直墙后,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竖直方向外力平衡,所以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也守恒.故C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刻后介质中P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02s,Q质点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1s,已知t=0时两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则:

1波的传播周期为多少秒?

2传播速度是多大?

3从t=0时刻算起经过多长时间质点Q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1.0×103kg的汽车,沿倾角为30°的斜坡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向上运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恒为2000N,汽车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5.6×104W,开始时以a=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g取10m/s2).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

(2)若斜坡长143.5m,且认为汽车到达坡顶之前,已达到最大速率,则汽车从坡底到坡顶需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里。现将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1,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若将磁场撤除,其它条件均不变,那么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2。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关于v1v2、t1t2的大小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v1>v2,t1>t2 B. v1<v2,t1<t2

C. v1=v2,t1<t2 D. v1=v2,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入射光线的方向与玻璃砖平面成45°角,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入射到A点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刚好射到圆弧的最低点B,照射到C点的光线折射后在圆弧面上的D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求:

①在B点的光线反射与折射后,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大小;

OA间的距离及∠CDO各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思想实验,如图所示.

①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对这个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结论是(

A.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 小球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C.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D. 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F2=5.6N.

(i)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

(ii)F的大小为______N,F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

F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牛顿思考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原因时,苹果偶然落地引起了他的遐想: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下落的力,是否都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性质相同,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平方反比规律?因此,牛顿开始了著名的地检验

1)已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如果牛顿的猜想正确,请你据此计算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和苹果下落的加速度g的比值

2)在牛顿的时代,月球与地球的距离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T等都能比较精确地测定,请你据此写出计算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的表达式;已知r≈384×108mT≈236×106s,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比值;与(1)中的结果相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物理学不断诠释着自然界的大统与简约。换一个角度再来看,苹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少。试列举另外两种不同类型的势能,并说出这些势能统一具有的特点(至少说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调节装置时,通过调节________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________(

连接不连接”)悬挂钩码的细线.

(2)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小车所受合力约等于钩码所受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得多组小车的质量与加速度的值.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为纵轴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捕绘出图象,下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