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且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  )

A./牛顿B.电势/伏特

C.电流/安培D.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答案】C

【解析】

A.力/牛顿;力是矢量,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A错误;

B.电势/伏特;电势是标量,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B错误;

C.电流/安培;电流是标量,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选项C正确;

D.磁感应强度/特斯拉;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特斯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相同

B.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

C. 速度等于运动路程与运动时间之比

D. 速度和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出绳套,并互为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用铅笔描下O点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然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再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作出三个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两细绳套应当适当长一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在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

C.在作力的图示时,必须选取同样的标度,而作的图示时,可以选取不同的标度

D.最后,连接三个力的末端,验证所得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2)甲同学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都是10N,他把弹簧测力计校准零点之后,先测量了一个质量为1kg物体的重力,发现示数还是82N,测量重力的操作都是正确的,如果用这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_________影响(填没有);乙同学实验后才发现忘记对这两个弹簧测力计校准零点,他把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实验台上,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03N,乙同学的弹簧测力计对实验结果_________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

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 我校飞盘社同学研究飞盘在空中运动时的旋转情况

D. 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辽宁号航母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下如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sA=166mm,sB=1265mm,s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sA、sB、sD和f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互成角度(不为零或180°)共点力F1F2的大小均为10N,则它们的合力

A. 一定大于10N

B. 可能等于1N

C. 方向不可能与F1相同

D. 方向不可能同时与F1F2的方向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之所以说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因为

A. 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B. 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

C. 是在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D. 是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矩形MNPQ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有5个带电粒子从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垂直于磁场边界进入磁场,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为相应的圆弧,这些粒子的质量、电荷量以及速度大小如表所示由以上信息可知,从图中a、b、c处进入的粒子对应表中的编号分别为

A3、5、4 B4、2、5 C5、3、2 D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初的某一理论成果预言了惯性系拖拽现象,即处于转动状态的质量会对其周围的时空产生拖拽。这一理论成果

A.是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B.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C.直接使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D.在继承和发展中完成物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