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芯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 , 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 , 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 , 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然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

A. 电源的内阻较大

B. 小灯泡电阻偏大

C. 线圈电阻偏大

D. 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

【答案】C

【解析】A、开关断开开关时,灯泡能否发生闪亮,取决于灯泡的电流有没有增大,与电源的内阻无关,A错误;
B、若小灯泡电阻偏大,稳定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小于线圈的电流,断开开关时,根据楞次定律,流过灯泡的电流从线圈原来的电流逐渐减小,灯泡将发生闪亮现象,B错误;

C、线圈电阻偏大,稳定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大于线圈的电流,断开开关时,根据楞次定律,流过灯泡的电流从线圈原来的电流逐渐减小,灯泡不发生闪亮现象,C正确;
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较大,但不能改变稳定时灯泡和线圈中电流的大小,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线框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正弦式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流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l0sin(25t)V

B. 交流电的频率为0.25Hz

C. 0.01s末线框平面平行于磁场,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D. 0.02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为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1):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

(3)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图像,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4)出现如图乙所示图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A. 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刻度尺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 长度接近1m的细绳

b. 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绳

c. 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 直径为1.8cm的铁球

B. 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C. 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2)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

A. 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 s

B. 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电阻很小的线圈,G1G2为零点在表盘中央的相同的电流表.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G1指针偏向右方,那么当开关S断开时,将出现的现象是(  )

A. G1G2指针都立即回到零点

B. G1指针立即回到零点,而G2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

C. G1指针缓慢回到零点,而G2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

D. G1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2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通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物体拉动纸带运动,纸带上每隔相等的时间就被打上一个点.通过测量这些点之间的距离,就可获取物体运动的信息和规律.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下图表示的是由这种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某运动物体拉动的纸带中的一段. 为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没画出,如果测得两点间的距离为,那么就可以确定物体在段运动中对应的平均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__ ;如果进一步知道该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就可以确定该物体在__________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__ ;如果再进一步测得两点间的距离为,那么就可以确定该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墨子”将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千米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36000千米,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 km/s

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西昌正上方

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G7小

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真空中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一根绝缘细线长为L,一端固定在图中的O点,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O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小球拉至与O点等高的位置A处从静止释放.求:

(1)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此刻细线对B点处的小球的拉力大小

(3)若小球通过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求小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位移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___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