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足够长光滑斜面BC的倾角α=53°,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面与斜面之间在B点由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m=2 kg的小物块静止于A点,现在AB段对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α=53°角斜向上的恒力F,如图甲所示,小物块在AB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到达B点迅速撤去恒力F。(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F大小;
(2)小物块从B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
(3)小物块能否返回到A点?若能,计算小物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若不能,计算小物块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
【答案】(1)(2)(3)小物块不能返回到A点,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为0.4m。
【解析】
试题(1)根据v﹣t图象得到运动情况,结合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求解加速度;然后对物体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F;
(2)先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求解;
(3)对小物块从B向A运动过程中,求解出最大位移后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解:(1)由图(b)可知,AB段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α﹣μ(mg﹣Fsinα)=ma
得
(2)在BC段mgsinα=ma2
解得
小物块从B到C所用时间与从C到B所用时间相等,有
(3)小物块从B向A运动过程中,有μmg=ma3
解得
滑行的位移
所以小物块不能返回到A点,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为0.4m.
答:(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F为11N;
(2)小物块从B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为0.5s;
(3)小物块不能返回到A点,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为0.4m.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的总质量_____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α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中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m乙,μ甲_____μ乙(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b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固定不动的小球,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有c、d两点,将一个静止在c处的电子从静止释放,关于电子的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c ---o过程中,电子做匀加速运动
B. 在c---- o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减小
C. 电子在c处的加速度一定比d处的大
D. 电子以o为平衡位置,沿中垂线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最低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现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正上方的某点P(图中末画出)由静止释放,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C点距B点的水平距离为2R。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B点时,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
(2)P点距A点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0m的木板在墙和水平地面间架设斜面,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8,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水平地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已知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cos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恰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 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沿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3) θ角增大到多大时,物块停止时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 “”型装置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到压力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受到拉力时,示数为负值。AB段水平,长为L=5m,BC段光滑且足够长。小滑块质量m=2kg,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15N的作用下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后撤去力F,不计滑块在B处的速率变化。已知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取10m/s2。求:
(1)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和到达B点时的速度vB;
(2)若以AB为零势能面,滑块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与B点的高度差h;
(3)滑块在水平面AB上运动时,力传感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置于一静止长纸带上,纸带的左端与A、A与B之间距离均为d =0.5 m,两物体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以恒定的加速度a=2m/s2向右水平拉动纸带,重力加速度g= l0 m/s2。求:
(1)A物体在纸带上的滑动时间;
(2)在给定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A、B两物体的v-t图象;
(3)两物体A、B停在地面上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由静止释放,乙图为同一物体M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受到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与的重力相等,由静止开始运动 ,开始时M距桌边的距离相等,则( )
A. 甲、乙两图中M的加速度相等均为
B. 甲、乙两图中绳子受到的拉力相等
C. 甲图中M到达桌边用的时间更长
D. 甲、乙两图中物体M到达滑轮所用时间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个绳套之间的夹角为90°,以便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结点重合
C.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E.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的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一些。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