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通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  (共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a 40

Fe 56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物质有关物理性质的比较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密度:氯丁烷与氯丙烷           B.硬度:晶体硅与金刚石

C.沸点:硬脂酸与软脂酸           D.水溶性:小苏打与苏打

试题详情

3.碘化砹(AtI)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MgI2+MgAt2    ②AtI+2NH3(l)==NH4I+ AtNH2。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MgAt2的还原性弱于MgI2的还原性

试题详情

4.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溴水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          B.稀醋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剂

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试题详情

5.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试题详情

6.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2O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试题详情

A.11.20L     B.15.68L     C.22.40L    D.31.36L

试题详情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A.常温常压下,8.8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6 NA

试题详情

B.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A

试题详情

C.标准状况下,3.36L丁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为0.6NA

试题详情

D.在1L0.2mol/L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为0.6 NA

试题详情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  Cu+Fe3=Cu2+Fe2+

B.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H2↑+C12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  2Fe2+Cl2=2Fe3+2Cl

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

试题详情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

    B.c(H)=10―1mol/L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4+、S2、Br

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42

试题详情

10.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元素

I1/eV

I2/eV

I3/eV

试题详情

5.7

试题详情

47.4

试题详情

71.8

试题详情

7.7

试题详情

15.1

试题详情

80.3

试题详情

13.0

试题详情

23.9

试题详情

40.0

试题详情

15.7

试题详情

27.6

试题详情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1价

C.丙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试题详情

11.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试题详情

12.中和滴定实验中,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通常用H2C2O4?H2O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物质纯度要高,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③性质稳定,如不易分解、不风化、不潮解、不跟空气中的CO2、O2等反应。实验室标定盐酸的浓度时,选择的基准物质最好是

A.NaOH      B.NaHCO3      C.Na2CO3      D.Na2CO3?10H2O

 

试题详情

13.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咖啡酸与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咖啡酸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 mol的NaHCO3

试题详情

14.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pH=12的氨水溶液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Cl)>c(OH)>c(H+)

试题详情

B.浓度均为0.1mol?L1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SO42)>c(NH4)>c(H+)>c(OH)

试题详情

C.浓度均为0.1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H+)=2c(CO32)+c(OH)

试题详情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c(OH)=c(H+)

试题详情

15.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试题详情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8分)⑴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a.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如果没有环形玻璃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

b.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c.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

d.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检验NaOH的存在。

e.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明矾制取Al2(SO4)3晶体和K2SO4晶体。

①实验室除明矾外,已备好的用品有蒸馏水、氨水、pH试纸,还缺少的试剂有                

②制得Al2(SO4)3与K2SO4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试题详情

17.(14分)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⑴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外,还需要测定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5×10-4mol/L碘溶液的配制:

试题详情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                              

第二步:                                                              

试题详情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⑵乙同学拟用下列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5×10-4mol/L的碘溶液,注入右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        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⑶改变合适的吸收液,乙同学使用的装置还可以测定新装修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吸收剂最好选用         (选填:①浓硫酸、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氢氧化铜、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试题详情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8.(8分)下表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W

R

X

Y

Z

原子半径/nm

试题详情

0.037

试题详情

0.157

试题详情

0.066

试题详情

0.070

试题详情

0.077

主要化合价

+1

+1

-2

-3,+5

试题详情

+2、+4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⑵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Z的单质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②R2X2与ZX2反应:

                                               

⑶X可与Z形成一种有恶臭味的气体,该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试写出该气体分子(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电子式            

试题详情

19.(12分)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⑴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我国南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①将“可燃冰”从海底取出,“可燃冰”将融化并放出甲烷气体。请你所学的物质结构知识加以解释:                                                       

试题详情

②取356g分子式为CH4?9H2O的“可燃冰”,将其释放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1780.6kJ的热量,则甲烷的燃烧热为            

⑵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液化石油气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新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液化石油气(以C4H10表示)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

①已知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4H10+13O2??26e?=4CO2+5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     极移动。

②液化石油气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而产生的          (填写物质的名称)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

⑶能源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的经济发展,请你提出解决江苏省能源紧缺问题的两点建议                                            

试题详情

20.(10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可作为工业生产J的原料,B、C、H、I为非金属单质,X的水溶液为一种常见的医用消毒液,F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O是常见氮肥,且反应⑦中L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E、J、N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X的化学式为          ,O的结构简式为             

⑵考虑到综合经济效益,工业生产M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适当降低温度  c.选择合适的温度  d.适度增大压强  e.及时分离出产物  f.对原料进行循环利用  g.充分利用反应本身放出的热量 h.工厂地址尽可能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城市  j.工厂地址可选择在盛产天然气的地区

设备Ⅰ的名称            。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常常对某些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上述转化关系中能达到该目的的是       (填序号)。

⑶现有1molA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生成N的质量为1165g,生成K的质量为224g,则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21.(8分)下图是某药物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观察上面的结构式与立体模型,通过对比指出结构式中的“Et”表示               ;该药物中间体分子的化学式为            

⑵请你根据结构示意图,推测该化合物所能发生的反应及所需反应条件                       

⑶解决有机分子结构问题的最强有力手段是核磁共振氢谱(PMR)。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几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在PMR中就有几个不同的吸收峰,吸收峰的面积与H原子数目成正比。

现有一种芳香族化合物与该药物中间体互为同分异构体,其模拟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上图所示,试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试题详情

22.(12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3位化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烯烃中碳碳双键两边基团的换位。

如:2CH2=CHCH2CH3 CH2=CH2+CH3CH2CH=CHCH2CH3

又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现仅以丙烯为有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和K,以F和K为原料可合成一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M,其化学组成为(C12H20O4)n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⑥、⑦中有一反应是与HCl加成,该反应是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物质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试题详情

23.(8分)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以它为原料可以制取多种物质,如耐火材料等。

试题详情

现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的CO2为6.7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⑴试写出白云石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x、y的最小整数比)。

⑵已知:CaO+3CCaC2+CO↑;2MgO+5CMg2C3+2CO↑。若称取已研细的白云石m g与过量的炭粉混合,放在特定容器中隔绝空气强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白云石的分解率为a,生成CO的体积为 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试求V与a的关系。

 

 

 

 

 

 

 

试题详情

24.(10分)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醋酸乙烯酯是合成维尼纶的重要单体。某化工厂利用下列反应原理生产醋酸乙烯酯:

2CH2=CH2+O22CH3CHO………………………………………①

2CH3CHO+O22CH3COOH…………………………………………②

2CH2=CH2+2CH3COOH+O2→2CH3COOCH=CH2+2H2O……………③

由于副反应的发生,反应①中乙烯的利用率为75%,反应②中乙醛的利用率为80%,反应③中乙酸和乙烯的利用率均为75%。

⑴为使乙酸乙烯酯获得最大产量,乙烯先后两次的投料比为多少?

试题详情

⑵以2.8×104kg 乙烯为原料最多可制得醋酸乙烯酯多少千克?

⑶若各步副反应中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均与主反应相同。以乙烯和空气为原料生产醋酸乙烯酯,通入的空气(O2的体积分数为1/5)与乙烯的体积比至少为多少?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B  4.A  5.D   6.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7.AD  8.D  9.B  10.AC  11.BD  12.C  13.D   14.A  15.B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⑴cd   ⑵①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②1┱4

(除第⑴小题4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8分)

17.⑴①溶液蓝色恰好褪去所需的时间,吸收前后颗粒吸附剂、棉花、盛放容器的总质量

②同时加入少量碘化钾固体,用适量水使之完全溶解  将第一步所得溶液全部转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⑵①800  ②抽气速度过快,或装置气密性较差

③将50mL5×10-4mol/L的碘溶液的体积减小为5mL,并将广口瓶改为试管

⑶④                                                 (每空2分,共14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18.⑴第三周期、ⅠA族   ⑵①C+4HNO3(浓)CO2↑+4NO2↑+2H2O

②2Na2O2+2CO2=2Na2CO3+O2  ⑶       (每空2分,共8分)

19.⑴①该晶体是分子晶体,各分子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故“可燃冰”熔沸点较低

②890.3 kJ?mol-1

⑵①O2+4e=2 O2?  向负极移动  ②固体碳(或炭粒)

⑶寻找新能源,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等

(每空2分,共12分)

20.⑴H2O2     ⑵acdefgj  合成塔  ⑥  ⑶Fe4S5+8O22Fe2O3+5SO2

(除第⑵小题第2、3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⑴乙基    C9H12O3  ⑵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⑶                             (每空2分,共8分)

22.⑴加成反应  ⑵⑥     保护B(或G)分子中的C=C不被氧化

 

⑶                               

 

⑷ HOOCCH2CHClCOOH+3NaOHNaOOCCH=CHCOONa+NaCl+3H2O

 2CH3CH2CH2CH2OH+HOOCCH=CHCOOH

CH3(CH2)3OOCCH=CHCOO(CH2)3CH3+2H2O         (每空2分,共12分)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3.⑴CaCO3?MgCO3                                                   (4分)

⑵由于炭粉过量,则白云石分解后的产物与炭粉反应完全,据氧元素守恒知,CaCO3?MgCO3→6CO,则V ==0.73am                    (4分)

24.⑴设乙烯总量为1mol,第①步反应消耗乙烯为xmol,则第②步产生的CH3COOH为x?75%×80%=0.6x。

由反应③知:=

即:x=  1-x=

故两次投料比为=x:(1-x)=5:3。                                    (4分)

⑵n(CH2=CH2)==1×106mol

m(CH3COOCH=CH2)=1×106mol××75%×86g/mol=2.42×107g=2.42×104kg(3分)

⑶ 第①步消耗氧气:n(O2)1=n(CH2=CH2)××=n(CH2=CH2)

第②步消耗氧气:n(O2)2=n(CH2=CH2)××75%×=n(CH2=CH2)

第③消耗氧气:n(O2)3=n(CH2=CH2)×=n(CH2=CH2)

n(O2)=n(CH2=CH2)+n(CH2=CH2)+n(CH2=CH2)=n(CH2=CH2)

n(空气)=5×n(CH2=CH2)=n(CH2=CH2)

故:=                                              (3分)

注:答题中出现的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