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作过滤.分离.注入溶液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 长颈漏斗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反应来制取氧气,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带标号的仪器名称是①
集气瓶
集气瓶
,②
水槽
水槽

(2)注射器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3)在制取氧气时,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开始产生大量气泡时,便立即用B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后,该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的瓶口、瓶中、瓶底,均没有发现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装置气密性不好
装置气密性不好
,改进方法是
重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进行收集
重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进行收集

(4)实验中该同学发现装置A中反应太剧烈,他认为这是反应速度太快的原因,据此你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5)反应后将锥形瓶内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是
过滤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
abdh
abdh
(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
可控制反应速率
可控制反应速率
的优点.
(2)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a、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b、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c、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a的实验,现象与步骤a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a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
fgh
fgh
(填字母).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
验证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验证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a中没有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a中没有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i).
1)写出高锰酸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

3)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时
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时

4)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BDFAEGC
BDFAEGC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5)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出现了下面的现象,请你指出其
中的原因:①实验结束后,收集的氧气不纯
集气瓶中水没有注满,留有气泡
集气瓶中水没有注满,留有气泡
;收集不到氧气
气密性不好
气密性不好

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集气瓶口有气泡溢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源侨中学九(9)的同学们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在组长仲晴带领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Mn02)混合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
B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二氧化锰
(Mn02)在反应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的同学发现,发生装置中有猛烈的泡沫产生,有些泡沫甚至进入了导管,请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适当稀释过氧化氢溶液
适当稀释过氧化氢溶液

(2)第二小组的同学们,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破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破裂
.停止实验时,应先
把导管撤离水面
把导管撤离水面
,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若用装置C收集完一瓶氧气,盖上毛玻璃片,注意光滑的一面朝
填“上”或“下”),把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结束后,袁老师要求该小组的同学思考:如果从本实验中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中回收二氧化锰,可以进行以下四个实验步骤: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请你帮助他们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cda
bcda
(填写选项序号).
(3)第三小组的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他们首先对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才加入药品.细心的林静同学发现他们小组收集到的氧气呈现紫红色,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4)第四小组的同学们,直接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发现很难迅速地获得稳定的氧气流,组长萧峰建议加点高锰酸钾晶体试一试,结果实验顺利展开.高锰酸钾为什么能改变了氯酸钾制氧气的速率呢?
高锰酸钾加热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制氧气起催化作用
高锰酸钾加热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制氧气起催化作用
,是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集气瓶
集气瓶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
AD
AD
,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密度比空气略小
密度比空气略小
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a
a
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控制反应速率
控制反应速率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小亮
小亮
(填小明或小亮) 的操作更好.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剩余的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产生的
剩余的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产生的

为了分离、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甲:A→B→C  乙:A→B→D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不要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用手接触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_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F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小明或小亮)            的操作更好。
[实验反思]
(1)在清洗试管中的反应物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为了分离、回收反应残留物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过滤操作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甲: A→B→C      乙:A→B→D

(2)有同学发现,不慎将高锰酸钾粘到了手上,会留下一时洗不掉的褐色斑痕.老师说,这是高锰酸钾氧化作用对皮肤的腐蚀所致.针对这个案例,在实验前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