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无色.无味 难 略小 (2)不活泼 很难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常温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能燃烧,有剧毒,不与石灰水反应,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金属氧化物失去氧元素,成为金属,具有还原性.现用混有少量SO2、水蒸汽的CO混合气体,还原黑色CuO,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应盛装
NaOH 或 KOH 或 Ba(OH)2 或 石灰水
NaOH 或 KOH 或 Ba(OH)2 或 石灰水
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气体.
(2)B装置用于
干燥CO气体 或 吸收水分
干燥CO气体 或 吸收水分

(3)C处观察到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CO
  △  
.
 
Cu+CO2
CuO+CO
  △  
.
 
Cu+CO2

(4)D处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5)E处应
将CO气体燃烧 或 用气球收集CO销毁处理,
将CO气体燃烧 或 用气球收集CO销毁处理,
,防止剩余的CO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化学实验室里,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了如图1仪器及实验装置
(1)请写出E图中除导气管之外的两种仪器名称:
水槽
水槽
集气瓶
集气瓶

(2)小张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下同),用
D或E
D或E
装置收集氧气.
(3)小李同学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在A装置试管口
放一团棉花
放一团棉花
防止导管口阻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装满水的如图2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B
B
端进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1实验装(1)小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下同),用
E
E
装置收集气体.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在试管口塞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3)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
E
E
装置;欲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
D
D
装置,但用此法收集氧气须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集满了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装满水的如图2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B
B
 端进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下实验装置

(1)小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番号,下同),用
E
E
装置收集气体.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在试管口塞
棉花团
棉花团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装满水的如图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B
B
端进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1实验装(1)小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用______装置收集气体.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在试管口塞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______装置;欲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______装置,但用此法收集氧气须验满,方法是:______.
(4)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用装满水的如图2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 端进入(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