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 C2H6 C2H4 C6H6 结构简式 CH3-CH3 鈥︹€�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甲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有机物甲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工业上可以用丙物质来生产甲物质,反应式表示:
丙 
500℃
 C2H6+甲,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
试写出丙物质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CH3CH(CH3)CH32-甲基丙烷;CH3CH2CH2CH3丁烷
CH3CH(CH3)CH32-甲基丙烷;CH3CH2CH2CH3丁烷

(2)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物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0%.
①X的分子式为
C2H6O
C2H6O
,官能团的名称是
羟基
羟基

②X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铜催化下反应生成Y,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或Ag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或Ag
2CH3CHO+2H2O

(3)X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Z.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X与Z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W,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①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防止溶液倒吸
防止溶液倒吸

②若分离出试管甲中该油状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b
b
(填序号).
a.漏斗       b.分液漏斗    c.长颈漏斗
③实验结束后,若振荡试管甲,会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乙酸的沸点低,加热时,少量乙酸进入试管甲,振荡时,乙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产生气泡
乙酸的沸点低,加热时,少量乙酸进入试管甲,振荡时,乙酸与碳酸钠接触,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产生气泡
(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6位烃的分子式是(  )
1 2 3 4 5 6 7 8 9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C4H6 C4H8 C4H10
A、C6H12
B、C6H14
C、C7H12
D、C7H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烷烃的分子式可以表示3种不同结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石景山区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

①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
Al3++3NH3?H2O=Al(OH)3↓+3NH4+
,由物质己电解得到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通电 
.
 
4Al+3O2↑;
2Al2O3
 通电 
.
 
4Al+3O2↑;

②0.1mol/L的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C(NO3-)>C(NH4+)>C(H+)>C(OH-
C(NO3-)>C(NH4+)>C(H+)>C(OH-
;常温下,为使丙溶液中由丙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的水溶液至
溶液PH=7
溶液PH=7

(2)已知E及其化合物有以下变化:

写出单质E与化合物Z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S+2H2SO4(浓)
 加热 
.
 
3SO2↑+2H2O
S+2H2SO4(浓)
 加热 
.
 
3SO2↑+2H2O
_,由A、B、C、D、E5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C2H6或N2H4
C2H6或N2H4
(任写一个即可).
(3)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L的该无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C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NaNO2
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