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倔起阡陌之中(qiān) 盛以锦囊(chénɡ)
洎牧以谗诛(jì) 据崤函之固(xiáo)
B.以三矢赐庄宗(sì) 瓮牖绳枢(yǒnɡ)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wèi) 约从离衡(zònɡ)
C.隳名城(huī) 逡巡而不敢进(qūn)
国胡以馈之(kuì) 仓廪实(lǐn)
D.赢粮而景从(yǐnɡ) 销锋镝(dí)
国胡以相恤(xù)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xì)
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字音。B项,“以三矢赐庄宗”中的“赐”应读为“cì”,“瓮牖绳枢”中的“牖”应读为“yǒu”,“为天下笑”中的“为”应读为“wéi”。
答案:B
2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牵挂是思念,有如高飞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牵挂是情怀,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竹竿或篱笆。
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请以“牵挂”为题,选择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选择除诗歌以外的某一种体裁,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思路提示:“牵挂”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好在话题材料中已用两个比喻提示了它的内涵。我们完全可借助这两个比喻,展开类比联想,由此及彼地切入话题。比如由“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类比联想到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挂念、在外求学的学子对父母的惦念、父母对子女的思念,对久别的同学、朋友的想念等等;由“瓜豆藤蔓缠绕着篱笆”,类比联想到子女对家庭的依恋、妻子对丈夫的眷恋,等等。通过类比及转换,就能快速打开思路,确定文章的主题。具体写作时应精心选择具体感人的事件,着力抒写出内心的真挚的情怀。用书信写作,一是注意格式的规范完整;二是根据“牵挂”这个话题,选择好陈述的对象(自己熟悉的或关系密切的人);三是口气要符合与陈述对象的关系,四是主体部分要突出“牵挂”的中心。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析:第一句出自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句小学课本即有,为千古名句;第三句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亦为千古名句。估计第一句知道的人可能较少,可选作后两句。
答案:(1)学然后知不足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6.对作者、作品、时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项脊轩志》--归有光--清朝
B.《病梅馆记》--龚自珍--清朝
C.《登泰山记》--姚鼐--清朝
D.《五人墓碑记》--张溥--明朝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A项,归有光是明朝后期著名的古文学家。
答案:A
5.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⑤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⑥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⑩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A.①④⑦/②⑧⑩/③⑤⑨/⑥
B.①④⑥/②⑧⑩/③⑤⑨/⑦
C.①⑥/②④/③⑤⑨/⑧⑩/⑦
D.①④⑦/②⑧⑩/③⑨/⑤⑥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①④⑥是被动句,④又是个判断句;②⑧⑩是判断句,⑧和⑩又是定语后置句;③⑤⑨是宾语前置句;⑦是后置句。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