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4551  434559  434565  434569  434575  434577  434581  434587  434589  434595  434601  434605  434607  434611  434617  434619  434625  434629  434631  434635  434637  434641  434643  434645  434646  434647  434649  434650  434651  434653  434655  434659  434661  434665  434667  434671  434677  434679  434685  434689  434691  434695  434701  434707  434709  434715  434719  434721  434727  434731  434737  434745  447348 

17.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答案:③①②④⑤⑥

试题详情

16.本文对泰山日出的描写与姚鼐的《登泰山记》中的描写相比较,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答案:相同处:两文都是用了比喻的修辞,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日出。

相异处:此文中使用了大量比喻,形成排比,描写更细致;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比喻虽然没有那么丰富,但更加简洁生动。

此文采取的是正面描写;姚鼐的《登泰山记》采取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方法,角度更多样。

试题详情

15.翻译画线语句。

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

答案:它的颜色殷红,光还不很明亮,终于成为一个圆轮向上腾起。

试题详情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后全体融,光芒四射              昭:明亮。

B.日中忽如一灯吐焰,如炬             次:次序。

C.动越前,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          却:退。

D.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竞天,海水也    殆:大概。

答案:B

解析:B项,次:依次。

试题详情

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为”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盖其初为海气所蒙

A.终为一轮而上腾         B.动越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答案:B

解析:例句“为”是介词,被;A项,动词,成为;C项,动词,做;D项,判断动词,是。

试题详情

11.“而雪与人膝齐”一句与哪一句相照应(   )

A.冰雪,无瀑水   B.大风扬积雪击面   C.道中迷雾冰滑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答案:B

试题详情

10.下列各景观中属于人文景观的一项是(   )

①或曰:此东海也  ②岱祠  ③石刻  ④摴蒱  ⑤碧霞元君祠  ⑥皇帝行宫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东海、摴蒱非人文景观。

试题详情

9.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B.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C.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答案:B

解析:B项是比较描绘,不是比喻。

试题详情

8.下列各句中的“鼓”字,不作动词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戊申晦,五鼓

C.噌吰如钟鼓不绝          D.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若洪钟

答案:C

解析:C项中的“鼓”为名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